定义
用一个已经创建的实例作为原型,通过复制该原型对象来创建一个和原型相同或相似的新对象。在这里,原型实例指定了要创建的对象的种类。用这种方式创建对象非常高效,根本无须知道对象创建的细节。
GOF给出的原型模式定义如下:
Specify the kind of objects to create using a prototypical instance, and create new objects by copying this prototype. (使用原型实例指定将要创建的对象类型,通过复制这个实例创建新的对象。)
模式的结构
原型模式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 抽象原型类:规定了具体原型对象必须实现的接口。(需实现java.lang.Cloneable)
- 具体原型类:实现抽象原型类的 clone() 方法,它是可被复制的对象。
- 访问类:使用具体原型类中的 clone() 方法来复制新的对象。
JDK源码中应用
- java.lang.Object#clone()(但必须实现java.lang.Cloneable接口)
本文深入探讨了原型模式的概念,解释了如何使用已有的实例作为原型来高效地创建新对象,避免了对象创建的复杂过程。文章详细介绍了原型模式的结构,包括抽象原型类、具体原型类和访问类的角色,并提供了JDK源码中的实例说明。
210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