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臂位置下离散手势的解码研究
在人机交互领域,准确识别不同手臂位置下的离散手势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将介绍一种多模态人机接口系统,该系统能够同步采集表面肌电图(sEMG)、A 模式超声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数据,以实现更准确的手势识别。
多模态人机接口系统
- 硬件组成 :该系统的硬件包括中央信号处理模块和四通道融合传感探头。融合探头的表面一侧由一对干镀金铜差分电极组成,用于采集 sEMG 信号。A 模式超声换能器位于两个 sEMG 电极之间,用于发射超声激励并接收回波信号。IMU 模块安装在融合探头的外壳内。中央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屏蔽信号线与四通道融合探头相连,其微控制器(MCU)由 FreeRTOS 操作系统操作,用于同时处理 A 模式超声信号、表面 EMG 信号和三轴加速度信号。处理后的数据通过高速 Wi-Fi 和蓝牙模块传输到计算机,由定制软件进行接收、显示、存储和分析。
- 传感器放置 :在实验中,四通道融合传感探头分别放置在受试者的桡侧腕屈肌(FCR)、桡侧腕长伸肌(ECRL)、指伸肌(ED)和尺侧腕屈肌(FCU)上。对于健康参与者,sEMG 参考电极放置在手腕上;对于前臂截肢者,参考电极放置在肘部的尺骨上。
实验方案
- 受试者信息 :11 名健康受试者参与了实验,其中包括 8 名男性和 3 名女性,平均年龄为 22.73 ± 1.56 岁,年龄范围为 19 - 25 岁。所有受试者均为右利手,且无肌肉或关节损伤史。
- 实验设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