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数据深度学习:原理、优势与挑战
1. 深度学习的兴起与结构化数据应用背景
自 2012 年以来,人工智能迎来了复兴。在 2012 年 10 月,多伦多大学的 Geoffrey Hinton 团队在 ImageNet 计算机视觉竞赛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其物体识别错误率接近最接近竞争对手的一半。这一成果引发了对深度学习的广泛关注,此后深度学习在图像、音频、翻译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世界级的成果。
如今,深度学习的工具和基础设施已经成熟,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受益。我们可以利用深度学习对结构化数据(如关系数据库中的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一个完整的端到端示例,我们可以了解深度学习在结构化数据上的能力、挑战和机遇。
2. 深度学习概述
为了更好地理解深度学习的概念,我们以信用卡欺诈检测为例。信用卡公司记录客户交易信息,包括客户 ID、交易日期、时间、供应商 ID、地点、货币和金额等,同时还有一个字段标记交易是否为欺诈。公司计划利用这些历史数据训练深度学习模型,以预测新交易是否为欺诈。
选择深度学习进行欺诈检测的原因如下:
- 欺诈者可能绕过传统基于规则的检测方法。
- 深度学习模型可以适应欺诈模式的变化,通过工业级管道不断评估和重新训练。
- 能够提供近乎实时的交易评估。
然而,深度学习也有缺点,与其他机器学习方法相比,它更难解释模型的预测结果,难以确定哪些特征对预测结果影响最大。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监督学习,即训练数据集包含标签(欺诈或非欺诈)。而无监督学习的训练数据集则不包含标签。
深度学习的核心概念如下:
- 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通过优化损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