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氧气扩散与神经生理学解析
1. 胎盘氧气扩散的物理考量
在胎盘氧气扩散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公式:$T = T_0e^{-kcx}$(6.4.11)。这里,$T_0 = 33 - 15 = 18$ mmHg ,当$x = L$时,$T = 40 - 28 = 12$ mmHg 。由此可推出$12 = 18e^{-kcL}$,进而得到$kcL = log(1.5)$。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平均张力为:
$\overline{T} = \frac{T_0 - T_0e^{-kcL}}{kcL} = \frac{6}{log(1.5)} = 14.8$ mmHg
通过计算可知,逆流流动比并流流动更高效,前者大约是后者效率的$14.8 \div 12.4 = 1.2$倍。并且,逆流流动的平均张力近似等于数值平均值,即$(18 + 12) \div 2 = 15$。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练习与实验问题:
1. 假设胎盘受损或功能减弱,那么需要多大比例的胎盘才能提供足够的氧气?
2. 从相关数据可知,母体的氧分压($pO_2$)在以 400 ml/min 的速度流经胎盘时,从 40 mmHg 降至 33 mmHg 。那么输送了多少氧气呢?如果流速降至 300 ml/min ,为维持相同的氧气输送量,相应的氧分压差值应该是多少?
3. 对于胎儿血液,当氧分压为 28 mmHg ,pH 值为 7.4 时,溶解氧的含量是多少?如果 pH 值变为 7.2 ,为保持相同的溶解氧含量,氧分压应该是多少?进一步推测,当 pH 值为 7.0 时情况又如何?
4. 对于母体血液,当氧分压为 40 mmHg ,pH 值为 7.4 时,溶解氧的含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