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成像与存储技术全解析
1. 计算机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显示技术经历了显著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末,用于早期预警雷达系统的大型圆形笔划书写器是计算机显示的开端。到了70年代末,出现了类似电视的光栅扫描显示器。1981年,IBM使个人计算机得以普及,并在3年后推出了无处不在的VGA显示器。
随着低成本、150 DPI分辨率的固态扫描仪、低成本计算机以及具有合理分辨率的低成本光栅扫描显示器的出现,计算机成像迎来了爆发式发展。与此同时,新的低成本图像处理软件也应运而生,其中1985年推出的Photoshop最为突出。
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 计算机图形学的定义 :计算机图形学(CG)是从计算机数据中生成图像的技术。图像的形式多种多样,从高度风格化的书法字体(如日语或阿拉伯语),到蛋白质、汽车或建筑物的复杂模型,再到科幻电影中的奇幻想象,都属于计算机图形学的范畴。
- 基本建模原理 :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首先从绘制线条开始,在二维空间中,连接两个点(x1, y1)和(x2, y2)形成一条线。在此基础上,再添加两条线形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所有CG建模的基础。为每个点添加第三个z值,就进入了三维空间。通过应用特殊公式(如Coons非均匀有理基样条 - NURBS),可以将线条变为曲线,通过构建数百个三角形形成所谓的网格,几乎可以描述任何复杂的表面。
- 图像渲染 :在构建好模型后,还需要对表面进行着色、打光,并可能添加一些纹理。创建逼真的图像(可能是电影或计算机游戏的一部分)需要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9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