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构建与测试:技术与方法解析
1. 软件构建技术
软件构建涵盖多种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1.1 分布式软件构建方法
分布式系统由物理上分离、可能异构的计算机系统组成,通过网络连接,为用户提供对系统维护的各种资源的访问。与传统软件构建相比,分布式软件构建面临并行性、通信和容错等问题。分布式编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架构类别:
- 客户端 - 服务器架构
- 三层架构
- n 层架构
- 分布式对象
- 松耦合
- 紧耦合
1.2 异构系统构建
异构系统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专用计算单元组成,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和外围处理器。这些计算单元独立控制并相互通信,嵌入式系统通常属于异构系统。异构系统的设计可能需要结合多种规范语言,即硬件/软件协同设计。关键问题包括多语言验证、协同仿真和接口设计。在硬件/软件协同设计过程中,软件开发和虚拟硬件开发通过逐步分解同时进行。硬件部分通常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进行仿真,软件部分则转换为低级编程语言。
1.3 性能分析与调优
代码效率受架构、详细设计决策以及数据结构和算法选择的影响,会影响执行速度和大小。性能分析是通过收集程序执行时的信息来研究程序的行为,目的是识别程序中可能需要改进的热点。代码调优是在代码层面提高性能的实践,通常只涉及影响单个类、单个例程或几行代码的小规模更改。常见的代码调优技术包括调整逻辑表达式、循环、数据转换、表达式和例程等。使用低级语言也是改进程序中某些热点的常用技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