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智能体组织:构建与管理
1. 多智能体系统基础
多智能体系统(MAS)由多个相互交互的智能体组成,旨在解决单个智能体能力或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MAS具有以下特点:
- 每个智能体信息和能力不完整,视角有限。
- 无全局控制系统。
- 数据分散。
- 计算异步。
例如传感器网络,虽单个处理单元能力有限,但能提供全局服务。MAS研究涉及对可能已存在的自主智能体集合的建模、分析和构建。智能体间的交互可以是合作的,如蚁群;也可以是自私的,如自由市场经济。在合作场景中,智能体为实现共同目标协作;自私场景中,则通过拍卖等资源共享机制协调。
从工程角度看,MAS开发并不简单。许多情况下,个体目标与全局系统目标不一致,传统设计方法常假设预定义的智能体类型,导致系统封闭,难以维护和扩展。因此,出现了基于组织的方法,主要分为结构和制度两类。结构方法将组织视为协调手段以实现全局目标;制度方法则通过定义和维护规范来调节社会行为。
此外,组织还有一种涌现视角,认为MAS无需真正的结构或模式,交互结果不可预测。在这种视角下,组织是智能体集体行为的外部可观察结果,常用于社会模拟、自适应规划等领域。
2. 从多智能体系统到多智能体组织
组织方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焦点”,可分为以智能体为中心和以组织为中心的方法。以智能体为中心的方法在智能体层面隐式编码组织方面,组织结构存在于个体智能体状态中,虽智能体封装了组织,但组织难以维护、修订和扩展,且系统进入门槛高。
以组织为中心的方法则构建独立于智能体的组织显式表示,为开放系统打开了大门。组织通常从结构角度概念化,通过定义角色、行为期望和权威关
多智能体组织构建与管理的关键要素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