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与安全:原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1. 网络基础
1.1 网络类型与连接
网络可分为电路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电路交换网络在通信前需建立专用连接,如传统电话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则将数据分割成数据包进行传输,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
局域网(LAN)通常采用星型拓扑结构,通过以太网进行连接,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以太网帧包含前导码、类型指示、数据有效载荷和循环冗余校验和(CRC)。
不同网络之间通过网关进行连接,实现网络互联。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网络互联系统,由多个自治网络组成。
1.2 网络地址
网络地址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常见的地址类型包括以太网地址(MAC 地址)、IP 地址和端口号。
- MAC 地址 :用于标识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长度为 48 位,全球唯一。
- IP 地址 :用于标识网络中的主机,分为 IPv4 和 IPv6 两个版本。IPv4 地址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如 192.168.1.1;IPv6 地址采用冒号分隔的十六进制表示,提供了更大的地址空间。
- 端口号 :用于区分同一主机上的不同应用程序,范围从 0 到 65535。常见的端口号如 HTTP 服务使用 80 端口,HTTPS 服务使用 443 端口。
1.3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的规则和标准,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 TCP、UDP、HTTP、FTP 等。
- TCP(传输控制协议) :提供可靠的、面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