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全球化体系中的软实力战略:竞争与合作
1. 高等教育竞争新态势
在知识经济崛起和全球竞争格局巨变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性质正在发生改变。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学不再局限于满足区域或国家需求,而是追求在全球范围内扩大政治、文化和经济影响力。如今,仅成为国内领先大学已远远不够,还需展现出强大的全球影响力。
大学间的竞争表现形式多样,例如:
- 纽约大学、康奈尔大学、乔治城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在卡塔尔设立分校。
-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在新加坡开设教学点。
- 众多美国大学与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大学竞争,在中国开展项目。
从《经济学人》杂志的广告页也能看出全球高等教育竞争的激烈程度,各大学纷纷通过光鲜的广告宣传自身的全球影响力。
2. 软实力的概念与作用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是一种通过文化、价值观和理念的微妙影响,来促进他国对本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欣赏与接受的政治策略。与硬实力(如军事力量或经济影响力)的直接、有形手段不同,软实力更注重自然地赢得他国对本国文化的认可。它通过吸引和说服来实现预期目标,而硬实力则更多地依靠威胁。软实力的吸引力可以源自一个国家的理想、传统、宗教、艺术、语言等。当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尊重时,其软实力才能蓬勃发展。奈认为,有效运用软实力的国家无需过度依赖庞大、昂贵且往往效果不佳的硬实力策略。
在科技紧密相连、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今世界,各国以及宗教、文化和语言群体越来越将大学视为投射软实力、扩大影响力的有力工具。例如,乌克兰东部的俄语私立大学与西部的乌克兰语私立大学之间存在激烈竞争;中亚的吉尔吉斯共和国,西方自由风格大学、传统俄罗斯高等教育和更原教旨主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