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与全球竞争力解析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新管理主义兴起的背景下,质量和质量保证运动引发了诸多争议。质量对于高校的自主性和学术自由至关重要,但在全球竞争和新管理主义的当下,却缺乏通用的质量判定标准。接下来将分析当前全球市场经济中的质量衡量和质量保证运动,探讨其对高等教育政策、实践以及国家、地区和国际优先事项的影响。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质量衡量和质量保证运动的政策借鉴。
2. 全球化和新管理主义对质量和公平观念的影响。
3. 机构排名和个人学者评级作为高等教育质量判定标准。
4. 对政策和理论的启示。
二、质量保证运动的全球趋势与国际化
(一)运动的推动因素
质量保证运动的兴起与民族国家私立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相关。同时,它也受到高等教育需求增长、公共资金减少以及跨境、区域和跨国高等教育服务提供的推动。在全球竞争话语的驱动下,质量保证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向快速崛起和欠发达的经济体输出。这一运动影响了高等教育中的问责制、机构自主性和学术自由的观念。
(二)国际化的尝试
为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国际化,有不少相关尝试。例如,欧洲大学协会(EUA)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高等教育机构管理部门(IMHE)以及学术合作协会(ACA)联合组织的国际化质量审查。全球跨国教育联盟(GATE)也认为质量保证需要国际化,认证机构应在国际层面发挥作用。
(三)缺乏国际公认标准
尽管全球各国都有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机构,但在跨国教育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仍缺乏国际公认的质量和质量保证判定标准。不过,还是有一些重要的质量保证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