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1范数主成分分析的抗异常值数据处理
1. 引言与问题提出
主成分分析(PCA)旨在寻找正交方向,以构建一个能使数据存在性最大化的子空间,这些方向由数据的主成分(PCs)定义。在标准PCA中,数据存在性通过投影数据到目标子空间的聚合平方L2范数(即Frobenius范数)来量化,因此标准PCA也被称为L2-PCA。
PCA在过去几十年中广受欢迎,原因如下:
- 可通过奇异值分解(SVD)以低成本实现。
- 具有可扩展性,第k个主成分可在前面k - 1个主成分的零空间中找到。
- 当应用于干净/标称数据点时,能很好地逼近真实的最大方差子空间。
然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集常受到异常值的污染,异常值是指那些高度偏离的数据样本、错误测量值或突发噪声,通常位于标称数据子空间之外。异常值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数据存储或转录错误、传感器间歇性故障、环境感知的偶发性不一致以及恶意插入等。
标准PCA对异常值非常敏感,因为它对所有数据点的大小进行平方加权,这使得位于数据集边缘的异常值获得了过大的权重。为了抵消异常值对基于PCA的数据处理的影响,研究人员提出了替代的PCA公式,主要分为两类:
- 最大化投影数据的聚合L1范数(绝对值之和)。
- 最小化数据表示的聚合绝对误差(即误差的L1范数)。
这些方法由于依赖L1范数,被统称为“L1-PCA”方法。其中,最大投影L1-PCA最近被证明等价于组合优化问题,并且已经提出了两种精确算法来求解其最优解,同时也有一些高效的次优算法。最大投影L1-PCA在图像重建、目标识别、降秩滤波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考虑秩为d ≤ min{D, N}的数据矩阵$X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