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钢筋低周疲劳实验研究与自动消毒肺活量计设计
焊接钢筋低周疲劳实验研究
在建筑领域,钢筋的性能对于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承受循环荷载时,钢筋的低周疲劳性能更是关键。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相关的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
此前已有众多关于钢筋性能的研究。例如,Abatta(2016)研究了厄瓜多尔生产的钢筋在纯拉伸荷载下的行为,发现每次加载循环都会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导致低周疲劳。Pantazopoulos(2018)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发现,在施加循环荷载产生疲劳的钢筋中,存在与钢筋制造过程中的热和机械因素相关的缺陷。Shwania(2019)则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延性降低与钢筋焊缝间距及其直径联系起来,指出较小直径的钢筋延性较差。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技术,分析焊接钢筋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产生低周疲劳的行为。
实验方法
- 试件选择 :考虑到三家钢铁生产商(黄、红、白品牌)保证其产品的可焊性,选取了三种不同直径(14、16 和 18mm)的钢筋,每个品牌各取 3 种直径,共进行了 126 次静态和循环试验。
- 静态试验 :按照厄瓜多尔标准(INEN - 0109 2009)进行,加载时间约为 120s,可在万能试验机上轻松编程实现。
- 低周疲劳试验 :参考前人的实验,采用拉 - 拉循环加载方式产生低周疲劳。使用正弦函数加载,因为与阶跃函数等其他函数相比,它能使荷载均匀施加在试件上。实验使用 MTS 810 万能试验机来编程控制频率和荷载函数,在力控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