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力电子系统的切换保持 - 零补偿策略
1. 超采样周期设计
超采样周期是一种可以有效节省系统计算资源的采样方式。以一个超采样周期为例,其中白色点代表被丢弃的采样。从处理器角度看,这个超采样周期会产生一个新的采样序列 (T_1, T_2, \cdots, T_8),其中 (T_1) 和 (T_2) 是原始采样周期的两倍。
当 (h = 100) 时,超采样周期需满足在每 100 次采样中,系统最多可“丢弃” 28 次采样。与单采样模式相比,采样频率可降低 (\frac{28}{100})。一般来说,更长的超采样周期通常能节省更多计算资源。
对于不同情况,超采样周期的设计如下:
- 情况 2 和 3:当 (h = 10) 时,分别可节省 (\frac{3}{10}) 和 (\frac{4}{10}) 的采样频率。
- 情况 4:设计一个 (h) 非常大的超采样周期,在每 (h) 次采样中,系统仅采样一次,采样频率接近零。在单采样模式下,系统渐近稳定的最小允许采样频率为 0.58,而使用超采样模式,最小允许采样频率接近 0,可大幅节省系统计算资源。
2. 保持控制策略下的动态特性
在保持控制策略下,计算最大允许控制输入缺失率(ACIMR)是一个难题。目前尚未有相关结果报道,实际上,在保持控制策略下计算 ACIMR 是不可能的。
设有效采样时刻为 (t_{e1}, t_{e2}, \cdots),则具有保持控制策略的直流电力电子系统的离散时间模型为:
[x(t_{e_{k + 1}}) = \Phi(t_{e_{k + 1}} - t_{e_{k}})x(t_{e_{k}})]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5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