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状态反馈资源分配:RPP 调度算法解析
1. 引言
在控制系统中,资源分配是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当任务数量增加时,如何提高控制性能变得尤为重要。因为此时可分配给受干扰系统的多余资源量也会增加。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名为 RPP(Reactive Pointer Positioning)的调度算法,它在稳定性和性能提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 RPP 调度算法的稳定性和性能提升
- 定理 8.1 :设 $\tilde{x}(0)$ 为全局系统 $S$(由系统 $(S(j)) {1\leq j\leq N}$ 组成)的给定初始扩展状态,$p_0$ 为静态调度算法的初始指针位置。则有 $J {rpp}(\tilde{x}(0),0,+\infty)\leq J_{sts}(\tilde{x}(0),0,+\infty,p_0)$。
- 证明过程 :
- 设 $\tilde{x}_{rpp}$ 为使用 RPP 调度时系统 $S$ 的扩展状态轨迹,$p(l)$ 为 RPP 第 $(l + 1)$ 次执行时的指针位置,$k_l$ 为对应此次执行结束的时隙索引。不妨设 $k_0 = 0$。
- 定义 $J_{rpp - sts}(l)$ 为从初始状态 $\tilde{x}(0)$ 开始,从时刻 $k_0 = 0$ 到时刻 $k_l$ 应用 RPP,然后从时刻 $k_{l + 1}$ 到 $+\infty$ 应用静态调度算法的代价函数。
- 根据 RPP 调度策略的构
- 证明过程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