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M32的flash应用答疑-详解写保护功能
文章目录
Introduction
客户提出了一种应用场景:在使用某些授权软件(算法)的场景中,软件(算法)供应商向MCU的一些预留的存储区中写入专用的授权凭证,该凭证一机一码,各不相同,从而确保软件(算法)不会被非法复制。但对于MCU的应用开发者来说,经常需要刷写片内存储空间,更新程序或者数据,此时希望小心保存位于MCU内部存储器上的凭证,在开发和后期正常使用的过程中,不要被意外擦除,否则重新授权需要又需要额外的费用、时间和流程等。
绝大多数MCU的片内flash存储器管理模块都提供了写保护功能,当对已经设置保护功能的存储区进行擦写操作时,擦写的实际效果将失效,被保护存储区中的数据得以幸免留存,已达到防止误擦除的效果。
Principle
以YTM32B1MD14
微控制器为例,其中片内flash控制器模块EFM
,对应有EFM_ADDR_PROT[0]
和EFM_ADDR_PROT[1]
寄存器,其中每个比特可以保护8KB
的存储区,按序分布,覆盖全部的片内flash的地址区域。
EFM_ADDR_PROT
寄存器位的值为0
时,写保护发生作用,对应位的值为1
时,写保护不起作用,可以正常擦写。
有两种方式可以配置EFM_ADDR_PROT
寄存器的值:
- 向
CUS_NVR
中0x10
和0x18
地址写数,这里的配置值将作为EFM_ADDR_PROT
寄存器的初值,在硬件复位后自动生效(由boot rom复制到EFM_ADDR_PROT
寄存器中)。但写入每个寄存器初值时要注意,高32位数必须为0x5A5A5A5A
,然后才是32位的有效配置值。 - 向
EFM_ADDR_PROT
寄存器直接写数,写数之后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生效,但复位后受CUS_NVR
中的初值影响,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