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合同法律适用与侵权相关问题解析
在互联网时代,合同法律适用和侵权问题变得复杂多样。本文将深入探讨互联网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则,以及互联网环境下侵权行为的相关要点。
互联网合同法律适用规则
合同中明确约定适用法律固然重要,但实际中也存在未作此声明的情况。在没有依据第3条作出法律选择时,一般规则是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不过,对于网站合同,第4条第2款有一项推定规则,即合同与实施特征性履行的当事人所在国家有最密切联系。下面我们从特征性履行和地点两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特征性履行
对于通过互联网订立的单边合同,特征性履行通常较为明确。而双边合同的情况则可能更为复杂。一般来说,特征性履行是指应获得报酬的履行,比如根据合同类型,可能是货物交付、授予财产使用权、提供服务等,这些通常构成合同交易的重心和社会经济功能。
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况:
- 当浏览者进入网站下载材料或订购物资时,网站所有者进行的是特征性履行。提供金钱或数字现金并非特征性履行。
- 企业登录企业对企业网站进行电子采购或其他企业活动时,同样是网站所有者实施特征性履行。例如,在投标合同中,投标者提供专业服务被视为特征性履行;在客户与律师的合同中,法国法院认定律师提供法律建议是特征性履行;在分销协议中,向经销商供货是特征性履行,而非经销商向第三方供货。
可以较为肯定地说,网站所有者通常是进行特征性履行的合同方。
地点确定
确定合同的特征性履行后,第4条第2款提供了一个单独的测试来确定适用于该互联网合同的法律。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错误地认为确定了合同的特征性履行就找到了适用的法律。正确的做法是先评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