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网络安全:基础与机器学习算法解析
1. 网络安全背景
在2015年,开展了一项旨在打造更健康全球安全劳动力队伍的全球信息安全劳动力研究(GISWS)。该研究通过国际安全联盟(ISC)对近14000名信息安全专家进行了分析。安全人员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200万。同年,《福布斯》预测,到2020年,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从750亿美元增长到1700亿美元,实现两倍的增长。相关研究显示,超过35%的机构无法填补重要的网络安全职位,而且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很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面临网络攻击。
互联网改变了全球人们的工作方式,成为大众重要的资源。北约将互联网定义为各国政府的关键国家资源、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驱动力。2015年,全球近40%的居民使用互联网,在城市化国家这一比例上升到85%。最新的网络调查表明,全球互联网使用率将达到65%,城市化人口的互联网使用率将达到98%。
随着互联网使用的增加,恶意软件代码开始出现,它们旨在破坏计算机结构并清除其所控制的数据记录,如个人资料密码、用户信息和信用卡详细信息等。目前,恶意软件是主要问题,它被定义为能够造成损害、中断数据并对系统进行非法控制的软件。这对个人、组织、公司和政府来说都是最大的风险,可能导致他们丢失宝贵的信息和声誉。近年来发生了许多问题,如从网络支付系统收集个人信用信息、窃取电网细节以及进行人员跟踪等。
基于以上讨论,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正式将“网络安全”定义为“保护网络空间中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也被称为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CIA)规则。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安全概念:
- 完整性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