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与通信的物理层安全:资源分配与调度策略
在无线传感与通信领域,物理层安全(PLS)至关重要。它涉及到在物理层面保障敏感信息的安全传输,防止被窃听。本文将深入探讨无线传感与通信中物理层安全的相关概念,包括性能指标、资源分配和调度策略。
1. 物理层安全性能指标
在无线传感与通信的物理层安全中,有两个关键的性能指标:每焦耳秘密比特数和每秘密比特能量。这两个指标所产生的优化问题通常是对偶问题。为了应对安全传输系统的挑战,最佳指标应考虑所有实际情况。
由于更容易衡量能量消耗与不同负载程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每焦耳秘密比特数指标应用更为广泛。该统计量可以描述动态网络条件,考虑不同负载场景下的功率使用和机密性限制。而网络能量效率(EE)只有在非零保密速率(SR)时才能使用每秘密比特能量指标进行评估。
此外,功耗模型和安全EE指标相互交织。传输功率是网络和传统节能技术中功耗的组成部分。安全EE需要考虑全网络的功率使用,包括基本电路功率、传输功率和信令开销。
PLS可能比传统通信消耗更多的功率和能量来保护敏感信息不被窃听。通过计算信息泄露给窃听者速率的SR函数可以证实这一发现。这一特点可能会使电力和能源供应更加紧张,特别是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
受“绿色通信”需求的驱动,当有限的功率和能量成为保障通信安全的主要因素时,首要目标是尽可能以高安全EE发送秘密信息,这推动了PLS安全EE的最大化。
同时,上述指标和优化问题与基于信息理论的SR/容量相关。保密性水平可以通过一些在现实通信环境中可见的指标来衡量,例如保密间隙。保密间隙通常由误比特率或误包率与信噪比(SNR)的关系表示,它代表了合法接收者和窃听者的SNR之间实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