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与通信的物理层安全技术解析
1. 引言
在无线传感与通信领域,物理层安全(PLS)至关重要。它旨在利用无线信道和周围环境的特性,为通信提供安全保障,防止信息被窃听、干扰和伪造。具体来说,PLS 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基于信道的密钥生成、射频前端特性利用、无线电环境感知、数据比特安全、无线信号处理以及网络层面的安全措施等。
2. 基于信道的密钥生成
2.1 基本原理
为了在接收端恢复干净的信号,收发双方需要了解环境对信号的影响。基于信道的密钥生成利用了无线信道的特性,其主要步骤包括信道探测、量化、信息调和、隐私放大等。通过这些步骤,收发双方可以根据共同观察到的信道特征生成相同的密钥,用于安全通信。
2.2 传输参数的影响
信道观测结果依赖于传输参数。例如,载波频率会影响路径损耗,毫米波(mmWave)和太赫兹(THz)等较高频率的信号比传统系统经历更多的衰减。此外,更大的带宽在时间(延迟)域上能提供更好的分辨率,反之亦然。因此,在不同场景下,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参数,以满足可观测参数的必要标准。
3. 射频前端特性
3.1 射频前端的缺陷
除了无线介质本身,射频前端也存在各种缺陷,如时钟抖动、相位噪声、载波频率偏移(CFO)、同相/正交不平衡(IQI)、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和天线缺陷等。这些缺陷因设备而异,可以作为设备的“指纹”用于区分不同设备。
3.2 射频指纹识别的应用
射频指纹识别是一种物理层认证机制,旨在防止(或至少检测)对节点身份或消息完整性的攻击。它可以与基于信道的认证相互补充,提高通信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