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与通信物理层安全性能指标解读
1. 物理层安全概述
物理层安全(PLS)在无线传感与通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它因密钥长度大导致开销问题,且放弃了保证保密性的能力,但多样的信道条件使其更具通用性。在不同类型的信道中,如非退化信道、高斯信道、衰落信道、多址接入信道、干扰信道、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和中继信道等,都有相关的信息论研究探讨其保密性。
2. 物理层安全方法分类
PLS方法可分为基于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的无密钥技术和基于复杂度的密钥技术。这两类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攻击有不同的性能指标,且各有优缺点,其可行性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通信系统。
3. 基于SINR的物理层安全技术及性能指标
3.1 针对窃听攻击的性能指标
- 保密容量 :保密容量($C_s$)定义为$C_s = \max_{p(x)} {I(X; R_b) - I(X; R_e)} = C_b - C_e$,其中$C_b$和$C_e$分别是合法接收者Bob和窃听者Eve的信道容量。它表示在所有输入分布下,传输信号($X$)可达到的最大保密速率,是一个确定性的保密指标。
- 中断概率 :当环境的随机性不允许使用确定性指标时,保密容量成为随机变量,此时可定义中断概率来衡量系统性能。目标保密速率为$R_t^T$,保密中断概率$P_{r_{out}}(R_t^T) = Pr(C_i < R_t^T)$,其中$C_i$是瞬时保密容量。
- 保密吞吐量 :为了从系统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