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社会科学理念的多元解读与正确认知

社会科学理念的多元解读

社会科学理念的多元解读与正确认知

1. 主流解读类型及问题

在对社会探究相关理念的解读中,存在两种主流的解读方式,即认识论解读和本体论解读。这两种解读方式虽不相互排斥也非互补,但都认为相关理念为社会科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干预。

1.1 认识论解读

认识论解读强调将哲学视为一种(语言)概念分析。其依据是,只有通过理解社会生活参与者共享语言的概念,他们的社会世界才会显现。这使得许多解释者认为其持有语言唯心主义观点。例如,“要问现实是否可理解,就是要问思想与现实的关系。在考虑思想的本质时,人们也会考虑语言的本质”等言论,让关注经验主义科学解释的人认为语言决定了我们所认为的现实。

若语言被视为不可还原的社会性存在,就会形成社会建构主义的现实观,即不同语言社区构建具有不同理性的不同现实形式,进而导致关于理性、真理和知识本质的相对主义。而且,即便较弱版本的“我们对现实的概念取决于我们所说的语言”这一观点,也会导致社会探究与自然探究的界限划分问题。自然探究可对社会实践进行概括,而社会探究因概念的本地使用在其使用者社区之外无意义,只能进行本地emic解释,从而陷入对异己实践的教条主义和对自身实践的保守主义。

一些批评者认为,这种解读过于限制社会探究,反对任何抽象和引入新的概念以进行跨实践的概括性解释。例如哈贝马斯认为,其未能为批判性社会科学提供依据,陷入了既需否定又需要元语言视角的矛盾境地。

1.2 本体论解读

本体论解读强调规则或由规则定义的“柏拉图式”意义是社会世界不可移动的基石。它认为通过一种私人语言论证,确立了一种由不可还原的主体间构成的共享规则的社会本体论,这些规则支配着所有有意义的行为。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