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与软件开发管理
1. 系统思维与学习型组织
Peter Senge将系统思维称为“第五项修炼”。他认为,一个组织若能将自身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理解其运作,这是迈向学习型组织的第一步。学习型组织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因为它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软件开发可被看作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这类系统都存在反馈循环。反馈为改进提供了机会,Senge将此称为“学习”,反馈对于学习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2. 涌现现象
近年来,科学界发现了被描述为“涌现”的现象,由此催生了复杂自适应系统这一新兴科学。具有反馈循环的复杂系统会产生自适应行为,并展现出涌现特性。系统的内部行为由简单规则所支配,进而导致外部可观察到的自适应行为。所以,系统思维、控制理论和涌现现象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对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研究旨在探寻那些能产生惊人结果的简单规则。就像简单规则驱使蚂蚁建造巨大的蚁丘,并以团队形式完成对这些简单生物而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敏捷方法学家观察到,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它能产生自适应行为(即可用的代码),并展现出涌现特性(如地下室的桌上足球桌和在线缺陷数据库)。
有人认为,如果软件开发具有涌现性,且由于自适应系统的本质,其结果不可预测和不确定,那么软件开发就无法进行规划或预测。因此,软件开发不应进行规划,而应基于对下一步行动的临时决策自然发展。这一观点在敏捷宣言原则“最佳的架构、需求和设计源自自组织团队”中有所体现,自组织的概念意味着涌现,自适应系统则意味着结果不可知,所以规划是徒劳的。
然而,对于那些以盈利为目的经营企业的人来说,认为规划和控制不可能实现的观点有些令人沮丧。实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