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控制技术:原理、应用与性能分析
1. 控制器性能对比
为了对比不同控制器的性能,我们对三种控制器进行了模拟实验,并相互比较结果。这三种控制器分别是传统的PID控制器、史密斯预估器控制器(SPC)和自组织模糊逻辑控制器(FLC)。
1.1 不同时间延迟下的响应
- 10s时间延迟 :对于具有10s时间延迟的标称工厂,响应结果如图7.17a所示。正如预期,由于精确已知解析工厂模型和时间延迟,SPC具有最佳响应。PID和自组织模糊控制器由于缺乏预测机制,上升时间较长且存在超调。
- 15s时间延迟 :当时间延迟增加到15s时,结果如图7.17b所示。自组织模糊控制器能够自我适应并提供令人满意的响应。
- 20s时间延迟 :时间延迟为20s时(图7.17c),PID控制器使系统不稳定,输出响应的幅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大。SPC则因工厂模型中使用的不准确时间延迟参数产生的不匹配,围绕设定点振荡。
1.2 模拟结果总结
控制器 | 已知准确模型和延迟 | 未知时间延迟 |
---|---|---|
SPC | 提供最佳响应 | 因参数不匹配振荡 |
PID | 有超调,上升时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