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可伸缩视频编码与个人出行可达性分析
高效可伸缩视频编码(SVC)方案
随着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终端系统对可用带宽和计算能力的要求因设备类型而异。为应对这种异构性问题,高效的多层可伸缩视频编码(SVC)技术应运而生,它能为各种终端系统提供稳定的多媒体服务。目前,SVC 作为 H.264/AVC 的扩展正在开发中,其编码比特流由基础层和多个增强层组成。基础层为低计算能力的移动设备提供低分辨率或低质量的视频,而增强层则用于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以往许多基于 SVC 标准的自适应流方案主要针对单通道连接时网络带宽变化的情况。然而,如今单个用户设备往往可以同时连接多个网络通道,例如智能手机可同时连接 Wi-Fi、3G、4G 等网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层选择算法,以应对可用通道连接的变化,从而在 SVC 编码服务器的功耗(复杂度)方面提供最大化的视频流质量。
观察与分析
当设备连接到服务器时,需要检查用户设备的性能,以提供可靠的视频服务。通过实验发现,设备的解码性能主要受 CPU 性能影响,而非 RAM 内存大小。这一信息对于在初始设置阶段确定用户设备可支持的服务层数非常有用。
此外,实验还观察了分辨率和帧率变化时比特数的增加情况。在相同分辨率下,比特数增加了 17 - 28%;而当图像分辨率改变时,比特数增加了 243 - 500%。这表明系统在传输层改变时需要更大的带宽差异。
| 设备 | CPU | VGA(640×480) | HD(1280×720) | F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