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解释模型助力心脏疾病鉴别诊断与COVID - 19患者外周灌注评估
可解释模型用于心脏疾病鉴别诊断
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准确区分扩张型心肌病(DCM)、缺血性心脏病(IHD)和健康对照(HC)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需要侵入性或难以获取的诊断测试,因此开发可解释的机器学习模型来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
- 研究对象与方案
- 本研究共纳入488名受试者,分为三组:146名DCM患者(60名女性/86名男性,年龄61 ± 14岁)、182名IHD患者(44名女性/138名男性,年龄73 ± 11岁)和160名HC受试者(80名女性/80名男性,年龄61 ± 17岁)。
- DCM患者经过临床评估后入组,年龄大于35岁、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或无DCM家族史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IHD的评估基于临床、实验室和侵入性检查结果。排除有已知危险因素(如酗酒、药物滥用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 采用Simpson双平面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测定整体纵向应变(GLS)。GLS测量使用专用软件离线进行。
- 心率变异性采集与处理
- 所有参与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ECG)记录,使用SpiderView动态心电图记录仪,采样率为200 Hz。
- 提取并标记RR间期,将其分为不重叠的5分钟片段,只有最长异位搏动子序列或最长伪迹子序列不超过10秒的片段才纳入分析。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