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项目组而言,复盘又可以根据时间顺序来划分为及时性复盘,阶段性复盘以及项目结束后的全面复盘。
这里分享下项目全面复盘记录,首先要明确复盘的目的:即为什么复盘,通过总结历史问题来分析未来的项目管理方向,以及明确哪些方法是应该被继续应用的。通过掌握成功及失败的规律来为未来的方向作指引。主要通过工作汇报评价表、深层次原因分析以及对应的改善措施来完成整体的复盘操作,而改善措施这一模块则直接关系到下一项目的管理宗旨和具体执行。所以更需要项目全员参与方可达到一定的效果。
以下是PM整理的部分问题(由各小组组长内部汇总而来):
1、需求不明确,需求管理平台TAPD上状态以及参与人未及时更新 ,导致测试人员需要经常与产品经理确认;
2、需求变更渠道不统一,有时产品经理直接在TAPD上更新后艾特对应人员,有时直接在沟通群里说,甚至有时是口头说明。导致开发组与测试组了解的信息不对等。出现缺陷归属问题
3、代码漏洞 ,修补过多;很多缺陷为了快速处理,会不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简单修复后可能出现基础局部问题
4、部分新人修复完成一个问题后又引起新的问题,源于对整体业务的不熟悉导致,增加了开发测试工作量
5、整体项目切割后无一定的项目排期,产品无计划;导致开发测试人员无法预知下周甚至是次日的工作计划,主要产品经常穿插需求
6、缺少统筹人员,目前产品下发迭代计划后,因开发组暂无管理人员,导致产品随意安排人员进行开发,开发人员也是无固定负责模块,导致整体进度滞后
7、数据问题及映射关系,因从旧系统迁移数据后,字典管理未同步,故新系统无法兼容部分历史数据,导致部分历史数据出错,即使是新系统产生的数据也因绑定了历史用户而无法正常显示;此部分造成的问题未进行横向展开进行统一排查,导致开发人员长期处理数据问题
8、项目试运行后,由于各个模块的开发人员不固定,导致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找到最合适人选进行紧急修复,耽误了用户时间。

文章介绍了项目全面复盘的重要性,包括需求不明确、需求变更渠道混乱、代码漏洞多、新人培训不足、项目排期不明、缺乏统筹人员、数据问题和试运行后的修复响应慢等问题。会议提出了解决方案,如一线调研、代码Review、产品人员理解需求、项目经理制定排期、责任矩阵等,以提升项目管理效率。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16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