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探索:语言、思维与难题的破解
哲学的挑战与态度转变
哲学的困难并非科学的智力难题,而是态度转变的难题,需要克服意志的阻力。哲学不会让人放弃表达,只是摒弃无意义的词语组合,但在某种意义上,它要求情感上的妥协,这或许是许多人觉得哲学困难的原因。就像忍住泪水或抑制愤怒一样,不用某个表达也可能很困难。
托尔斯泰认为,事物的意义在于其普遍可理解性,这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局限。当事物重要且有意义时,难以理解并非因为需要关于深奥事物的特殊指导,而是因为理解它与大多数人想看到的内容之间存在矛盾。这使得最明显的事物可能变得最难理解,需要克服的不是智力上的困难,而是意志上的困难。
哲学工作如同建筑工作,实际上更像是对自己的探索,关乎个人的理解、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对事物的期望。
过去的观念认为,科学意义上有两种智力问题:本质的、重大的、普遍的问题,以及非本质的、偶然的问题。但我们认为,在智力层面不存在重大的本质问题。
哲学揭示语言中的误导性类比
哲学能指出我们语言使用中的误导性类比。语法是否只是对语言实际运用的描述,其命题能否像自然科学的命题一样被理解?这可以被称为关于说话的描述性科学,与关于思考的科学相对。国际象棋的规则也可以被看作人类自然史的命题,就像动物的游戏在自然史书籍中被描述一样。
当纠正哲学错误时,我们需要指出人们思考时所依据的、但未被认出的类比。语言中错误类比的影响是持续的斗争和不安,就像远处看似人的物体,走近发现是树桩,一旦远离解释,又会出现不同的景象。
哲学就是拒绝错误的论证。哲学家努力寻找解脱的话语,让我们最终能够把握一直困扰我们意识却难以捉摸的东西,就像舌头上有根头发,能感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