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规则与现实:深入解析语法的本质
在语言的世界里,语法规则如同隐藏的骨架,支撑着语言的表达与理解。理解语法规则的特性,对于我们把握语言的本质至关重要。
词类与语法规则
词类的区分仅仅基于语法。不存在在语法上完全相同却属于不同词类的情况。规则决定了词类,相同的规则对应相同的词类。这就好比在一个符号系统中,如果两个符号的行为完全一致,那么它们实际上就是同一个符号。
不同的词类类似于不同的棋子,如象棋中的主教、骑士等。我们可以通过列举适用于这些棋子的规则来解释“骑士”“主教”等词。同样,在几何学中,“点”和“直线”等概念也是通过它们在规则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来定义的。
例如,想象一个字母系统,所有允许的符号都是由三个字母组成的组,并且规则规定,允许出现在外侧位置的字母不能出现在中间位置,反之亦然。这个规则就区分了两种“词类”,我们可以用大写字母表示外侧部分,小写字母表示内侧部分。但如果两种词类不能通过语法规则进行区分,仅仅依靠不同的名称来区分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两个骑士可能外观毫无相似之处,但只要知道它们适用的游戏规则,就能将它们认定为骑士。
语法与现实的关系
语法并不对现实负责。语法规则决定了意义,因此它们不对任何意义负责,在这个层面上是任意的。
假设我们不考虑将语言翻译成手势语,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即语法规则的应用),能否表明这种翻译是可能的呢?如果这种翻译是必要的,那就意味着某种语言在某种意义上是必要的,且与文字语言并不平等。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是这样,指示性的解释就会变得多余,它们实际上已经隐含在其他规则中了。
我们常常会忘记,是所有的规则共同塑造了游戏和语言,这些规则并不对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