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的意义与语法解析
1. 语言理解与符号表意
在语言的世界里,当我们阅读熟悉语言的句子时,对不同类型的单词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尽管它们的外观和发音可能没有本质区别。例如,“not”“table”“green”这些词,若仅从声音或书写形象来看,它们差异不大,但我们在使用母语时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只有在接触外语时才会清晰地意识到。
语言中的意义有时可以通过手势来表达。比如“not”这个词,它对应的是一种拒绝的手势,理解否定词就如同理解这种拒绝的手势,就像摇头这一动作所传达的含义。当被问到“Give me the bread and the butter”中“and”的意思时,我们可以用一个手势来解释,这就如同绿色色卡解释“green”、真值表解释“and”“not”等一样。同样,“maybe”“please”“thank you”这些词也可以用相应的手势来解释其意义。
2. 指示性解释与语法的关系
2.1 语法的范畴
语法所关注的并非使命题为真或为假的因素,而是所有用于将命题与事实进行比较的条件,也就是理解的所有条件。指示性解释书面和口头符号并非语言的应用,而是语法的一部分。这种解释是一种一般性的准备,它发生在语法层面,而非语言的实际使用中。
2.2 意义在事实中的体现
当单词的意义在期望的实现、命令的执行中显现时,它会在对事实的描述中呈现出来,并且完全由语法决定。例如,“This is called a cabbage”是一个指示性定义,属于语法范畴;而“Give me this cabbage”则是一个语言句子,它超出了单纯的文字语言,需要一个手势和所指向的对象。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