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数据挖掘:航天与无人载具的智能应用
在航天探索和无人载具领域,数据传输带宽有限和通信延迟等问题一直是巨大的挑战。而星载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星载数据挖掘在不同航天项目和无人载具中的应用。
1. EO - 1卫星的ASE系统
EO - 1卫星的自主科学探索(ASE)系统是星载数据挖掘的一个典型应用。它面临着诸多挑战:
- 通信限制 :EO - 1卫星每天仅与地球进行8次,每次10分钟的通信,这极大地限制了地面的输入控制和数据下行量。
- 观测能力有限 :卫星上的仪器观测能力有限,难以全面了解情况。
- 计算资源稀缺 :ASE系统仅被分配了4 MIPS的计算能力和部分128 MB的内存。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ASE系统仍取得了显著成效:
- 观测灵活性提升 :卫星能够动态重新分配任务,以前需要提前5 - 11天制定计划,现在只需提前几小时。
- 异常处理更便捷 :自动规划和调度节省了大量时间,每年可降低成本超过100万美元。
其工作流程如下:
graph LR
A[数据收集] --> B[数据评估]
B --> C{是否有新目标}
C -- 是 --> D[CASPER制定新计划]
C -- 否 --> E[标记无兴趣数据]
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3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