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I2008】bzoj1015 星球大战

本文介绍了一个关于星系战争的故事背景下的算法问题,使用并查集数据结构来解决星球间的连通性问题。具体地,文章描述了一种算法实现过程,包括输入输出格式说明、核心代码实现细节等,旨在快速计算每次打击后反抗军占据星球的连通块数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Description

  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一个黑暗的帝国靠着它的超级武器统治者整个星系。某一天,凭着一个偶然的
机遇,一支反抗军摧毁了帝国的超级武器,并攻下了星系中几乎所有的星球。这些星球通过特殊的以太隧道互相直 接或间接地连接。
但好景不长,很快帝国又重新造出了他的超级武器。凭借这超级武器的力量,帝国开始有计划
地摧毁反抗军占领的星球。由于星球的不断被摧毁,两个星球之间的通讯通道也开始不可靠起来。现在,反抗军首
领交给你一个任务:给出原来两个星球之间的以太隧道连通情况以及帝国打击的星球顺序,以尽量快的速度求出每
一次打击之后反抗军占据的星球的连通快的个数。(如果两个星球可以通过现存的以太通道直接或间接地连通,则 这两个星球在同一个连通块中)。
Input

  输入文件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N (1 < = N < = 2M) 和M (1 < = M < =
200,000),分别表示星球的 数目和以太隧道的数目。星球用 0 ~ N-1的整数编号。接下来的M行,每行包括两个整数X, Y,其中(0
< = X <> Y 表示星球x和星球y之间有“以太”隧道,可以直接通讯。接下来的一行为一个整数k,表示将遭受攻击的星球的
数目。接下来的k行,每行有一个整数,按照顺序列出了帝国军的攻击目标。这k个数互不相同,且都在0到n-1的范 围内。 Output

  输出文件的第一行是开始时星球的连通块个数。接下来的N行,每行一个整数,表示经过该次打击后现存星球 的连通块个数。

倒序添加每个点,用并查集维护联通块信息。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a[400010],a[400010],ans[400010],now;
bool down[400010];
vector<int> to[400010];
int find(int x)
{
    return fa[x]==x?x:fa[x]=find(fa[x]);
}
void add(int x)
{
    int i,j,k,u,v,y;
    down[x]=0;
    now++;
    for (i=0;i<to[x].size();i++)
    {
        y=to[x][i];
        if (!down[y])
        {
            u=find(x);
            v=find(y);
            if (u!=v)
            {
                fa[u]=v;
                now--;
            }
        }
    }
}
int main()
{
    int i,j,k,m,n,p,q,x,y,z,t;
    scanf("%d%d",&n,&m);
    for (i=1;i<=m;i++)
    {
        scanf("%d%d",&x,&y);
        to[x].push_back(y);
        to[y].push_back(x);
    }
    scanf("%d",&t);
    for (i=1;i<=t;i++)
    {
        scanf("%d",&a[i]);
        down[a[i]]=1;
    }
    for (i=0;i<n;i++)
      fa[i]=i;
    for (i=0;i<n;i++)
      if (!down[i])
        add(i);
    ans[t+1]=now;
    for (i=t;i;i--)
    {
        add(a[i]);
        ans[i]=now;
    }
    for (i=1;i<=t+1;i++)
      printf("%d\n",ans[i]);
}
基于Spring Boot搭建的一个多功能在线学习系统的实现细节。系统分为管理员和用户两个主要模块。管理员负责视频、文件和文章资料的管理以及系统运营维护;用户则可以进行视频播放、资料下载、参与学习论坛并享受个性化学习服务。文中重点探讨了文件下载的安全性和性能优化(如使用Resource对象避免内存溢出),积分排行榜的高效实现(采用Redis Sorted Set结构),敏感词过滤机制(利用DFA算法构建内存过滤树)以及视频播放的浏览器兼容性解决方案(通过FFmpeg调整MOOV原子位置)。此外,还提到了权限管理方面自定义动态加载器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易用性。 适合人群:对Spring Boot有一定了解,希望深入理解其实际应用的技术人员,尤其是从事在线教育平台开发的相关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快速搭建稳定高效的在线学习平台的企业或团队。目标在于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涵盖从资源管理到用户体验优化等多个方面,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Spring Boot框架的实际运用技巧。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和技术思路,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教训,对于提高项目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强调了安全性、性能优化等方面的重要性,确保系统能够应对大规模用户的并发访问需求。
标题基于SpringBoot的学生学习成果管理平台研究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论文结构。1.1研究背景与目的阐述学生学习成果管理的重要性及SpringBoot技术的优势。1.2研究意义分析该平台对学生、教师及教育机构的意义。1.3论文方法与结构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整体结构。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概述SpringBoot框架、学习成果管理理论及相关技术。2.1SpringBoot框架简介介绍SpringBoot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应用领域。2.2学习成果管理理论基础阐述学习成果管理的核心理论和发展趋势。2.3相关技术分析分析平台开发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如数据库、前端技术等。第3章平台需求分析与设计详细分析平台需求,并设计整体架构及功能模块。3.1需求分析从学生、教师、管理员等角度对平台需求进行深入分析。3.2整体架构设计设计平台的整体架构,包括技术架构和逻辑架构。3.3功能模块设计具体设计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如成果展示、数据分析等。第4章平台实现与测试阐述平台的实现过程,并进行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4.1平台实现详细介绍平台的开发环境、关键代码实现及技术难点解决方案。4.2功能测试对平台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功能正确无误。4.3性能分析分析平台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第5章平台应用与效果评估探讨平台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5.1平台应用案例选取典型应用案例,展示平台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情况。5.2效果评估方法介绍平台效果评估的具体方法和指标。5.3评估结果分析根据评估数据,对平台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第6章结论与展望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6.1研究结论概括性地阐述论文的研究结论和主要贡献。6.2研究展望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改进和扩展的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