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与性能研究
1. LPPP的合成与特性
LPPP(线性对苯撑聚合物)的前体聚合物最初是通过芳香二硼酸和芳香二溴酮的铃木芳基 - 芳基偶联反应制备的。随后,形成结构明确、可溶的LPPP的环化过程分两步进行:首先是酮基的还原,接着是在傅 - 克型烷基化反应中仲醇基团的闭环。所得的梯形聚合物平均分子量为25,000,相当于65个亚苯基单元。
由于生色团的平面化,LPPP具有独特的电子和光学性质。与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336 nm的PPP相比,LPPP的π - π*跃迁吸收最大值发生红移,λmax值达到440 - 450 nm。LPPP在溶液中的光致发光呈现强烈的蓝色,但本体性质却大不相同:虽然可以组装高效的发光二极管(LED),但其固态薄膜在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时均发出黄色光。与之前描述的PTHPs相比,LPPP的量子产率约为1%,要高得多。
以下是LPPP合成过程的简单流程图:
graph LR
A[芳香二硼酸 + 芳香二溴酮] --> B(铃木芳基 - 芳基偶联)
B --> C[前体聚合物]
C --> D(酮基还原)
D --> E(仲醇基团闭环)
E --> F[LPPP]
2. 聚对苯撑(PPP)的其他合成路线
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缩合反应是合成PPPs最常用的方法,但也开发了其他几种合成方法来制备PPP及其衍生物。
- Marvel法 :大约40年前,Marvel等人描述了5,6 - 二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