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求解一元函数方程 𝑓 𝑥 = 0. 若𝑓(𝑥)为𝑛次多项式,则称其为𝑛次多项式方程或代数方程;
- 当𝑛 ≤ 4时,多项式的方程的根可以用求根公式表示;
- 当𝑛 ≥ 5时,其根已不能用公式表示,即无解析表达式。
若𝑓(𝑥)为超越函数,则称其为超越方程;
求解一元函数方程 𝑓 𝑥 = 0 可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 根的存在性: 方程是否有根?如果有,有几个根?
- 根的隔离: 把有根区间分成较小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有一个根或者没
有根,这样可将有根子区间内的任一点看成根的近似值。 - 根的精确化 : 对某个近似值逐步精确化,以达到一定精度要求。
1. 二分法
原理:
若 f 在[a, b]上连续,且 f (a) · f (b) < 0,则 f 在 (a, b) 上至少有一实根。
基本思想:逐步二分区间[ a , b ],通过判断两端点函数值的符号,进一步缩小有根区间,将有根区间的长度 缩小到充分小,从而求出满足精度要求的根𝑥∗的近似值。
二分法的计算过程:
- 计算𝑓(𝑥)在有解区间[a, b]端点处的值,𝑓 𝑎 ,𝑓 𝑏 .
- 计算𝑓(𝑥)在中点𝑥0 = 𝑎+𝑏 / 2 处的值𝑓(𝑥0),
- 若𝑓(𝑥0) = 0,则𝑥0为根,否则判断: 若𝑓 𝑥0 · 𝑓 𝑎 < 0, 则根位于区间[𝑎,𝑥0]; 𝑏1 = 𝑥0,𝑎1 = 𝑎 若𝑓 𝑥0 · 𝑓 𝑏 < 0, 则根位于区间[𝑥0,𝑏]; 𝑏1 = 𝑏,𝑎1 = 𝑥0 反复执行2,3步骤,便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有根区间: (a, b), (a1, b1), …, (ak, bk), …
误差分析:
第1步产生的X1 = ( a + b )/ 2 有误差| X1- X*| <= ( b - a ) / 2;
第k步产生的Xk 有误差| Xk- X*| <= ( b - a ) / 2的k次方
对于给定的精度R ,可估计二分法所需的步数 k:
( b - a ) / 2的k次方 < R ==> k > [ ln( b - a ) - lnR ] / ln2
2.迭代法
基本思想:已知非线性方程𝑓 𝑥 = 0的一个近似根,通过构造一个递 推关系即迭代格式,并根据这个迭代格式反复校正根的 近似值,计算出根的近似值序列,使之逐步精确化,直 到满足给定精度要求为止
迭代法是用某种收敛于所给问题精确解的一个极限过程, 来逐步逼近的一种计算方法,从而可以用有限步骤算出 精确解的具有指定精度的近似解,是求方程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