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学校数字公民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1. 数字公民教育的概念框架
数字公民教育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它将数字工具、社交媒体和公民教育相结合。民主教育是数字公民教育的核心,民主和公民教育是社会建构的现象,包含公民社会的多种价值观、话语和实践,依赖于人类的互动和参与。
在教育背景下,民主不仅涉及政治制度的学术知识以及学生运用政治能力影响学校生活和社会的能力,还代表着相互交往和共同生活所需的思想、价值观、公民态度和技能。教育是促进公民价值观和发展个人及集体民主智慧的核心事业,学校中校长、教师和学生对公民身份的理解和实践方式,对社会培养的公民类型起着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公民参与越来越依赖于社交媒体,从而催生了数字公民领域。数字公民可以被定义为“自信、批判性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来实现与工作、就业能力、学习、休闲、融入和/或参与社会相关的目标”,也可以定义为“自信和积极地参与数字技术”,以积极参与社会、与他人交流以及创造和消费数字内容。数字公民教育领域包含了多种教育和政治理想,并产生了多种教学模式。
然而,教育中的数字公民存在一个基本问题,即缺乏实践层面的概念基础。部分原因可能是学校的不同优先事项和价值观导致数字公民的定义不明确。学校在政策层面上期望的道德价值观,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或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内容不一致。Goodlad(1994)描述了课程的不同层次,包括正式课程(关于教育系统和学校应教授内容的正式法律文件)、感知课程(如校长和教师对课程的解读)和课程体验(学生在学校对内容的实际体验)。道德价值观在不同课程层次上不仅理解不同,而且表现为不同的实践,强调了不同的概念和发展因素。探索不同的课程层次可能有助于创建一个更广泛的“地图”,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