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认识论怀疑论的辩证思考
1. 怀疑论论证的循环性
在探讨怀疑论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一表述是荒谬或自相矛盾的,因为说这句话时,说话者隐含地宣称自己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然而,这种反怀疑论的论证是站不住脚的。它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即宣布“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方式可以归结为“我知道”,或者可以从中推导出“我知道”的其他方式。实际上,存在许多不符合这一要求的表达方式,例如“我完全确信”或“我相信”。
2. 确凿证据的决定性
在哲学辩论中,人们常常混淆说某事的权利和某事为真的确信。例如,当说“我有确凿(不可撤回、不可撤销、决定性)的证据”“此事就此定论”“毫无疑问”“不可能有其他情况”或“这绝对确定”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满足某些要求,这样的表述是合理的。但在对话过程中,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就像“我知道”一样。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对话示例:
- A: 那两份文件在这个房间里。
- B: 这简直不可思议。我在这个房间里找了一整天了。它们绝对不可能在这里。我知道它们不在这里。证据是确凿无疑的。
- A: 好吧,看这里,这是其中一份。
- B: 确实是。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 A: 我们要去找另一份吗?
- B: 嗯,是的,我们最好去找找。
- A: 另一份也有可能在这里,不是吗?
- B: 嗯。
如果B找了一整天,人们可能会认为他有权使用“绝对不可能”“完全确定”和“确凿无疑”等表述。然而,这并不能保证他不会收回自己的话。宣称“确凿”并不排除犯错的可能性。
Douglas Arner强调,面对确凿证据,再要求更多证据是不合理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