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格同态的融合论证:原理与应用
在当今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不同主体可能持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方式,如何让他们在论证过程中达成共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格同态的融合论证方法,它能够帮助具有不同认识论的主体在论证中达成一致并接受论证结果。
1. EALP与LMA概述
1.1 EALP简介
EALP(扩展注释逻辑编程)是一种用于论证的表达性逻辑编程语言。它在广义注释逻辑编程的基础上,加入了默认否定。EALP有两种显式否定:认知显式否定‘¬’和本体显式否定‘∼’,以及默认否定‘not’。这些否定形式为后续的论证或对话提供了动力。其基本语言成分是带有真值或主体认知状态显式注释的文字,并且真值结构要求是一个完全格,以保证在基于理想的语义下主体知识库的次协调性。
1.2 LMA简介
LMA(多值论证逻辑)构建于EALP之上。它允许主体在EALP的不确定知识下构建论证,并在开放的网络异构环境中就不确定问题与其他主体进行论证。由于在EALP中可以为每个具有自身不确定性的应用领域指定真值,这种真值的多样性使得LMA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1.3 示例:工作调度管理
以月度工作调度管理的论证为例,使用一个非常规的完全格作为真值,即每月日期集合的幂集P({1, …, 31}),以集合包含关系为序。例如,注释原子work(a) : {5, 6}表示“主体a在5号和6号工作”,∼work(a) : {5, 6}表示“主体a在5号和6号不工作”,¬work(a):{5, 6}表示“主体a在除5号和6号之外的每一天工作”。
假设有四个主体,其知识库如下:
- 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9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