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科学与法律:新兴领域的探索
1. 一种新科学
近年来,数据科学呈指数级增长,成为最重要的科学发展之一。它不再只是与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科幻概念相关的时髦术语,而是已融入科学研究。数据,涵盖个人数据和数字文件形式的信息,大规模可得,借助新技术进行智能组合和利用,能拓展知识。这引发了两个关键问题:数据驱动技术是否需要监管,以及数据科学如何推动法律学术发展?
数据科学指利用数据(包括数据处理)进行科学研究。大量数据的存在以及存储和处理能力的低成本获取,为科学家提供了新工具,使以前难以甚至无法开展的研究项目成为可能。“大数据”常用来描述这些因素,其特点可用三个“V”概括:容量(Volume)、速度(Velocity)和多样性(Variety)。不过,数据科学的范畴更广,也可指使用规模大但仍可管理的数据集。其具体方法包括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跨学科合作也带来额外益处,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开始共享工具和分析方法。
数据科学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问题和风险,如信息隐私、数据完整性和数据所有权等,这些问题自大型计算机和互联网出现后才受到重视。对于法律和法律研究而言,数据科学的兴起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引发诸多尚未充分研究的法律问题,且这些问题不仅限于数据科学领域,许多处理数据的企业也会遇到;二是数据科学方法可应用于法律学科,但这其中涉及哪些优势和风险呢?目前,关于数据科学与法律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空白,呈现该领域的现状和研究问题。
2. 作为数字化信息的数据
传统上,科学家一直使用数据,即信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可视为古希腊信息的汇编,现代科学从一开始就将数据测量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然而,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有了新的特定含义,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