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嵌入式系统智能防篡改设计:硬件安全全解析

嵌入式系统智能防篡改设计:硬件安全全解析

1. 安全系统设计流程

CIST推荐了一种基于五个高级步骤的安全系统设计流程,旨在应对硬件面临的各种威胁,保障系统的安全性。这五个步骤如下:
1. 定义(Define) :明确所需的硬件安全属性,为后续设计奠定基础。
2. 建模(Model) :该步骤为可选阶段,通过开发系统的图形表示(包括主要流程、组件间交互以及相关安全风险),辅助进行系统分析。
3. 识别威胁(Identify Threats) :回答“攻击者想要什么”这一关键问题。理解攻击者的目标对于制定适当的对策至关重要。
4. 缓解(Mitigate) :实施防御技术,降低可能攻击的风险。
5. 验证(Validate) :评估在步骤4中实施的每个对策的有效性,考虑最可能的攻击者特征、实施对策后攻击的难度以及应用场景。

下面是该流程的mermaid流程图:

graph LR
    A[定义] --> B[建模]
    B --> C[识别威胁]
    C --> D[缓解]
    D --> E[验证]
2. 硬件篡改攻击类型

硬件篡改攻击旨在破坏系统的完整性,获取难以直接获得的敏感信息(如加密密钥),同时不破坏系统的基本功能。常见的篡改攻击机制包括:
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