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3D的同学,一定都遇到过这个难题:为自己的模型寻找贴图材质时,找到了完美的参考图,却找不到对应的PBR材质球。自己从零开始在Designer里拉节点做?太耗时。网上找的又不贴切,最终渲染出来的效果总感觉“假”了一层,缺少灵魂。😫
如果说有什么工具能完美解决这个痛点,那非Adobe Substance 3D Sampler莫属。今天,我将分享其中最核心的AI功能——“图像到材质” (Image to Material),它能让你仅凭一张照片,在几分钟内生成一套完整的、可平铺的超写实PBR材质。
核心技巧:AI驱动的真实世界数字化
“图像到材质”功能利用Adobe Sensei AI,智能分析你提供的单张照片,自动解构出其中的光影、纹理、颜色等信息,并生成一套用于物理渲染(Physically Based Rendering)所需的全部贴图通道,如基础色(Base Color)、法线(Normal)、粗糙度(Roughness)、金属度(Metallic)、高度(Height)等。
详细操作步骤分解:
-
第一步:导入图像
-
启动Substance 3D Sampler。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将你的照片(比如一张墙壁、地面或布料的特写照片)从文件夹拖拽到软件的主窗口中。
-
软件会自动弹出创建菜单,选择
Image to Material
。
-
-
第二步:AI自动分析与生成
-
导入图像后,AI便开始高速工作。它会智能分析并生成一套完整的PBR贴图。你可以在3D视口中实时预览材质在一个球体或平面上的效果,同时在右侧的图层和属性面板中看到生成的所有贴图通道。
-
-
第三步:平铺校准 (Tiling)
-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AI会自动尝试让你的材质无缝平铺,但可能不完美。在右侧的属性面板中,找到
Image to Material
滤镜,展开它。 -
在
Tiling
部分,将“模式”从“无”改为“边缘修复”或“形状泼洒”等。Sampler会提供多种智能算法来消除接缝,让你的材质可以无限平铺而看不出破绽。 -
同时,
Delight
(去除光照)功能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你消除原始照片中的高光和阴影,得到更纯净的固有色贴图。
-
-
第四步:参数微调
-
AI完成了80%的工作,剩下的20%就是你的艺术发挥空间。你可以像调色一样,通过拖动滑块来精细调整材质的各种物理属性。比如增加法线强度让凹凸更明显,调整粗糙度让表面更有光泽或更哑光,修改高度图的范围来控制置换效果等。
-
-
第五步:导出为专业材质
-
当你对材质满意后,点击界面右上角的“共享”图标,选择
导出为...
。 -
你可以将材质导出为通用的
.sbsar
格式。这种格式的材质包可以在Substance 3D Painter, Cinema 4D, Unreal Engine, Unity, Blender等几乎所有主流三维软件中无缝使用。
-
扩展应用技巧
这个功能的应用场景极其广泛:
-
数字化真实世界材质库: 带上你的相机,去户外或室内拍摄各种有趣的纹理——老化的木板、粗糙的混凝土墙、独特的布料等。用Sampler将它们转化为你个人专属的、独一无二的高品质PBR材质库。
-
创造风格化材质: 不仅仅是写实。你可以将一张手绘的卡通风格纹理(比如卡通砖墙)喂给AI,它依然能为之生成符合物理规律的法线和粗糙度等贴图,让你的NPR(非真实感渲染)作品也拥有可信的物理光影质感。
-
材质的混合与增强: 用Sampler从一张涂鸦或污渍的照片中创建“贴花”材质。然后,在Substance 3D Painter中,将这个贴花材质叠加到你的基础材质(如墙面)上,可以极大地增加场景的真实感和故事性。
【实战故事:一张壁纸引发的渲染危机】
我们视觉化工作室 “Helios Render” 曾为一个豪宅项目制作超写实效果图。在最终交付前一天,客户突然提出,希望客厅的背景墙能换成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款非常独特的定制款壁纸,而他能提供的,只有一张手机拍摄的壁纸照片。
要在网上找到这款壁纸的PBR材质几乎不可能,从零制作又来不及。团队里的3D设计师Anna,正为这事急得团团转。看着Anna在各大材质网站上绝望地搜索,我不禁想起了她刚来时跟我提过的一个教训。她曾为了省事,在网上找人“安排”了一套Adobe订阅。对方收了年费,却只为她的个人Adobe账户开通了最普通的那种按月付费的个人版订阅。结果没过多久,对方就跑路了,订阅也随之中断。那次经历让她深刻地认识到,一时的便利绝不应该以牺牲个人财务安全为代价。
所以她现在也特别理解,我为什么一直坚持使用 英国的Parvis音乐经济学院 的正版订阅。我告诉她,在我们那个 2600 人的海外设计师社群里,这几乎是铁律:越是依赖高端、专业软件的工作,工具链的‘确定性’就越是项目的生命线。
我让她把客户发来的照片传给我,打开Substance 3D Sampler,将照片拖了进去。AI自动生成了基础材质。我花了大约五分钟,调整了一下平铺接缝和粗糙度参数。一个与照片一模一样、可以无缝平铺的超写实PBR材质就诞生了。我将它导出为SBSAR文件,直接导入到我们的渲染场景中。最终的渲染图让客户赞不绝口。😎
设计与创新思维:练习“解构式观察法”
“图像到材质”这个工具,实际上是在训练我们一种作为艺术家至关重要的能力——“解构式观察法” (Deconstructive Observation)。
当你观察现实世界的一个物体表面时,不要仅仅看到“这是一面砖墙”。要训练你的眼睛去“解构”它:
-
它的固有色(Albedo)是什么? 即在排除所有光影影响下,砖块和水泥最纯粹的颜色。
-
它的表面起伏(Normal/Height)是怎样的? 哪里有凹陷的缝隙?哪里有凸起的颗粒?
-
它的反射特性(Roughness/Metallic)是什么? 它的表面是像砖块一样粗糙、光线漫反射,还是像打磨过的石头一样光滑、有一定的镜面反射?
当你能习惯性地将看到的现实,在脑中分解成这些PBR的组成部分时,你不仅能更好地创造数字材质,你在任何媒介(素描、油画、摄影)中再现真实的能力,都将得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