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果手机能够实现高精度定位,导航再也不出错、位置共享更精确,就连AR游戏都会变得更带感!在攻城狮们的不懈努力下,这样的日子就快来了。
3月2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博士陶贤露,带来了一堂题为《基于智能手机GNSS的行人连续定位技术》的北斗智造者线上公开课,分享了基于智能手机开展的卫星及行人惯性导航定位的研究成果。

在读博士研究生期间,陶贤露的研究方向为低成本多源传感器组合导航,他的研究成果曾分别获2017年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和2018 年全球华人导航定位协会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
陶博士公开课的核心内容如下:
什么是行人导航?
行人导航是指借助专用设备,对个人进行实时的定位和追踪,引导用户快速找到目的地的技术。
行人导航的实现,主要依赖于GNSS和惯性传感器两种数据源。这两种数据源在不同的场景中,各有优势和劣势。
GNSS能够提供绝对定位数据,具有全球、全时可用的特性,在开阔的观测环境下,可以提供精度较好的定位结果。但是,GNSS信号的传播容易受到环境干扰,当多路径效应明显时,定位精度会显著降低,因此在实际应用当中,会有一些不足。
惯性传感器是一种无源导航,主要是利用自身所观测到的信息,进行累积计算获得相对位置变化量。这种定位方式的主要优势是,在GNSS信号缺失的情况下,能够进行位置信息传递,但是主要的问题是存在累积误差,只能短时间使用。
GNSS技术与惯性导航技术优劣互补形成的解决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大众用户全域、无缝的定位需求。
Android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Android GNSS数据和惯性传感器实现手机高精度定位,解决信号干扰和累积误差问题。Android系统开放的数据接口使得获取伪距观测值等信息成为可能,通过滤波算法提高定位连续性和平滑性。同时,结合行人航位推算技术,利用MEMS传感器减少误差,实现更精准的位置服务。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40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