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提前知道的知识: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文件
文件是一个外存的概念,文件只存在于“外存”(硬盘、U盘、网盘)中,文件由两部分构成:文件名和文件主体。文件的分类(分类形式多样,在此只看一种分类)分为:可执行文件、不可执行文件。
可执行文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扩展名为:.exe,.bat,*.com等的文件是可执行文件;可执行文件由指令和数据构成。Linux是靠文件属性来判断是否可执行。
不可执行文件:其内容由数据构成。
在C/C++文件中,.c/.cpp源文件(文本),.h头文件(文本),.i预编译文件(文本),.s汇编文件(文本),.o/.obj二进制目标文件(前面几个都不可执行),.exe是可执行文件。
编译过程:
hello.c------------------>hello.i----------------->hello.obj---------->hello.exe
源文件 > 预编译 > 预编译文件 > 编译 > 目标文件 > 链接 >可执行文件
1.2 进制及进制转换
进制也就是进位计数制,是认为定义的带进位的计数方法。
计算机中的进制分为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规律是相同的。把二进制数(八进制数或十六进制数)按位权形式展开多项式的形式,求其最后的和就是其对应的十进制数——简称“按权求和”。
2.什么是C语言
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语言,它有着清晰地层次,可按照模块的方式对程序进行编写,十分有利于程序的调试,且C语言的处理和表现能力都非常强大,依靠非常全面的运算和多样的数据类型,可以轻易完成各种数据结构的构建,通过指针类型更可对内存直接寻址以及对硬件进行直接操作,因此既能够用于开发系统程序,也可用于开发应用软件。1982年成立C标准委员会,建立C语言的标准。1989年,ANSI发布了第一个完整的C语言标准——ANSI X3.159-1989,简称“C89”。1999年,在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正和完善后,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发布了新的C语言标准,命名为ISO/IEC9899:2011,简称为“C11”。目前,最新的C语言标准为2017年发布的“C17”。
2.1 C语言源程序的结构特点
1.一个C语言源程序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源文件组成
2.每个源文件可由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
3.一个源程序不论由多少个文件组成,都有且只能有一个mian函数,即主函数
4.源程序中可以由预处理命令(include命令仅为其中一种),预处理命令通常放在源文件或源程序的最前面
5.每一个说明,每一个语句都必须以分号结尾。预处理命令后面不许要跟分号。
6.标识符、关键字之间至少加一个空格以示间隔。若已有明显的间隔符,也可不加空格来间隔。
3.数据类型
3.1 数据类型的大小(所占字节的个数)
字节(byte)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计算存储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一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构成。
sizeof(关键字) 可以用来计算变量或数据类型所占的字节个数。
存储计量的常用表示方式:
2^10==1KB
2^20==1MB
2^30==1GB
2^40==1TB
2^50==1PB
2^60==1EB
2^70==1ZB
2^80==1YB
2^90==1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