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76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聚焦AI与大模型创新,紫光云如何引领云计算行业快速演进?
而如今,在AI技术的加持下,行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可以得到更高效的满足。全球云观察分析认为,深入行业用云、用数与用智,紫光云聚焦政企行业,不仅是其既有战略选择的结果,也是源于行业用户的市场需求,更是其自身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的综合推动。紫光云源自新华三的云计算业务,而新华三在ICT领域有着计算、网络、存储、安全等长期积累与行业领先优势,技术基因决定了紫光云不可能走阿里云、腾讯云等互联网厂商的公有云发展路径,也不可能走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那样的运营商云道路,强调同构混合云成为了前些年紫光云壮大的发力点。
2025-04-08 14:45:28
384
原创 AI狂欢后,中国存储如何加速弯道超车?
这款具备全球最强存储性能的产品,拥有32控、超3000万IOPS性能和 0.202ms的时延,通过超级隧道技术,实现RAG、KV-Cache亲和,切实解决AI推理场景的存储性能瓶颈,应对AI推理场景的实时性、低延迟、高并发、数据密集型等存储高性能需求。基于此,在新架构重溯AI存储的赛道上,曙光存储通过多年的计算、存储等领域技术积累,拥有面向AI存储最新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不只是发布升级产品,强化AI市场策略,聚焦行业用户创新需求,同时也在引领中国存储行业的发展,助推先进存力赋能AI基础设施的创新与变革。
2025-04-04 10:52:01
699
原创 全球AI观察:每月全球AI十大新闻(2025年3月)
全球AI十大新闻摘要:(1)自研2900亿参数大模型,蚂蚁集团后来居上(2)百度无代码开发平台“秒哒”上线,真实现人人皆可程序员了吗?(3)“南小宁”开启AI+人社融合创新时代,东软融智战略再进一步(4)微软张江实验室疑似关闭,全球性调整在所难免(5)切入具身智能,京东为什么现在也铆足了干劲?(6)为AI未来而押宝数十亿元,美团正式公布AI三大战略(7)李开复为什么老是拿着DeepSeek说自己好?零一万物到底有什么好?(8)员工仅20人,传英伟达出价数亿美元拟收购贾扬清AI
2025-04-01 17:27:21
1002
原创 全球存储观察:每月全球存储十大新闻(二零二五年三月)
但聪明的用户还是喜欢硬件和软件分开采购,就像自家住房装修,选择装修公司的全包一体化方案,费用必然不菲,假如你有时间和能力分别分包,费用自然下来了,同时更为个性化。林子大了,总有人过来摘现成的果子。读完顾阳的文章,我感觉这一切的变革还是源自算法的普惠,DeepSeek等大模型创新公司只是在算法普惠进程上出现的亮点,闪耀着AI普惠价值,从而让更多行业明白了AI时代真正到来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不管你直接用不用AI,AI时代的滚滚车轮碾压之下,百行百业的变革在所难免,包括了像阿明所在的科技新媒体领域的编辑行当。
2025-04-01 17:15:53
804
原创 亚信科技:打造“三项全能”,走向行业领先的数智价值创造者
在消费领域,亚信科技通过自有能力与运营商、头部互联网公司进行生态合作,以多元数据联网的数联网平台、数据洞察的AI能力,以及确保合法合规的隐私计算的数据安全能力,为消费行业的世界著名鞋服品牌、国际著名游乐泛文旅等头部公司,以及中国鞋服、酒类、烟草等头部公司,提供MarTech(市场营销技术)为代表的数智运营平台和工具,并通过市场研究、咨询服务、数智运营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链路的营销增长助力。现在,基于通信、能源、金融、交通等垂直行业的聚焦,亚信科技通过行业专属大模型和智能体,为不同业务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025-03-21 09:07:40
694
原创 从DeepSeek破圈全球大模型,想到中国存储如何崛起?
作为李国杰院士的学生的学生,苗艳超博士也是曙光存储的技术带头人,他带领曙光存储研发团队开创了ParaStor分布式存储的领先之路,也是国内实现分布式存储突破“从零到一”的杰出代表。全球存储观察分析认为,砥砺前行了二十多年,曙光存储、华为存储等领先存储厂商,坚持自研原创的战略从未动摇,在技术突破上敢打硬仗,拥有代码级的定制开发与调优能力,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存储已经获得标志性进步。国产存储崛起之路,不管是曙光存储的成功,还是华为存储的成功,还是其他国内存储厂商的成功,都离不开坚持存储原创精神。
2025-02-10 14:01:27
705
原创 新能源国产车企力争上游,合资车企2024年销量大跌不止
2024年10月,国内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74.6%,而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6.2%。在这17家合资车企中,前11月同比下滑超30%的有3家,分别是上汽通用、北京现代和东风标致。同比下滑超20%的合资车企有3家,分别是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和东风雪铁龙,前11月的下滑幅度分别达到27.03%、28.49%和29.73%。同时,时代财经统计了17家合资车企的销量成绩,发现截至11月底,这17家合资车企的销量均为负增长。同比下滑在10%以下的合资车企数量是6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家。
2024-12-24 18:20:34
434
原创 存储芯片大厂铠侠说,不再参与NAND全球盖楼大赛,你咋看?
在存储芯片盖楼大赛的竞争场中,铠侠IPO之后欲跳出NAND盖楼大赛的怪圈,主张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的最佳组合。我是想说,在全球NAND行业领域已经形成定势的事情,靠一个不痛不痒的主张如何能改变,除非另辟蹊径,但是NAND技术还能有什么新“蹊径”么?持有其股票的美国投资基金贝恩资本和东芝将卖出一部分,其持股比例将从56%和40%,分别降至51%和30%。专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那么,我们可以继续看看,铠侠下一步将会推出怎样的NAND新品呢?
2024-12-24 18:11:10
240
原创 转型云,转型AI,转型大模型,微软为什么如此人间清醒?
在AI大模型战略上虽然暗藏杀机,但是还是躲过了大家都追杀,目前来看,我认为软件老大哥的大模型战略与技术已经全球遥遥领先了。要不然,马斯克都来气了,发话说软件老大哥软化了OpenAI,这还怎能继续叫OpenAI么,哪里还Open呢?具体怎么查,查得怎么样,结果将罚款多少美刀,目前还未尝可知。转型云,转型AI,转型大模型,全球软件老大哥坚持走自己的路,让路边的人想怎么说说去吧。很有意思的是,对于英伟达的合作与重视,抢购了英伟达主要的GPU产品资源,成为英伟达全球第一大客户,这可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2024-12-24 17:54:05
823
原创 英伟达中国最大客户是字节跳动,但全球最大客户原来是ta
此外,作为全球排名第二的云厂商,微软需要大量的高性能GPU来支持其云计算服务,如Azure,以及AI研究和开发。英伟达的GPU在数据中心GPU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92%的市场份额,这使得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更倾向于选择英伟达的产品以满足其高性能计算需求。微软作为AI领域的重要参与者,需要大量的AI芯片来支持其AI项目和服务,而英伟达提供了市场上最先进的AI芯片。成为英伟达最大客户,也是真金白银的付出,据传在2024年微软已经购买48.5万块 Hopper芯片,占营收的20%。
2024-12-24 17:47:41
226
原创 一切为了AI,英伟达在华最大客户开启“挖人”模式
就此,字节跳动(ByteDance)已经从阿里巴巴(Alibaba)、零一万物(01.ai)和智谱(Zhipu)等科技公司挖走了顶尖AI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并进一步扩充AI相关研发团队,力争在大型语言模型(LLM)和AI产品方面取得新突破。据说,字节跳动对于基础模型研发相关人才的招聘没有名额上限,对于目标团队的候选人在薪资上开出的数字非常可观,业内盛传基于原薪资双倍、甚至数倍的代价吸引AI顶尖人才加入。在AI芯片研发方面,之前字节跳动还组建了新的团队,专注于面向机器学习领域的AI加速器芯片(ASIC)研发。
2024-12-18 21:55:08
374
原创 以太网交换机排名,为何这两家国产厂商可以进入全球TOP5?
不仅如此,华为技术创新能力也很突出,已经推出了多款具有先进技术的全以太网交换机产品,如CloudEngine 6800系列交换机,这是面向数据中心推出的新一代高性能、高密度、低时延10GE/25GE以太网交换机。需要注意的是,ODM原始设备制造商直销继续成为占数据中心细分市场比重越来越大的一块,同比猛增56.5%,占到以太网交换机数据中心细分市场收入的119.4%。其实,据IDC数据显示,在去年,华为在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中占据市场份额达到9.4%,位列全球前五。新华三(H3C),市场占比2.4%
2024-12-18 21:43:50
412
原创 中国存储新故事:CCF搭台,学界也对“存力”出手了!
举例来说,中国气象局与曙光合作,通过构建先进存力中心,在先进存力、算力、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平台的共同支撑下,打造包含数据收集与分发、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共享服务、业务监控等五大系统的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约263种基础数据资源、CIPAS数据资源、灾害数据等管理,建立了国省统一的数据环境,具备了国省一致的实时、历史长序列数据在线的服务能力。曙光的整体布局举措,实质上是面向AI时代,以AI加速为核心,在完成先进存力理念的产品化、方案化后,推动实现先进存力的产业化发展。
2024-12-18 21:24:53
653
原创 中国移动的第二曲线,移动云2024年收入有望破千亿
其中,移动云收入达到242亿元,同比增长114%。2022年DICT(大数据、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融合产业)收入同比增长38.8%,达到人民币864亿元,其中大数据收入增长96.1%,达到32亿元,5G专网收入增长107.4%,达到26亿元。2023年强化“网+云+DICT”一体化拓展,移动云稳居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收入达到人民币833亿元,同比增长65.6%,自有能力收入同比增长超100%,IaaS+PaaS收入份额排名进入业界前五,云网、云边、云数、云智、云安“五融”特色优势不断深化。
2024-12-07 16:35:16
875
原创 聚焦AI存储,联想凌拓全力奔赴
数据的高效管理对于人工智能的学习过程至关重要,通过“Data Fabric”集成的数据服务和解决方案,扩大了在边缘、核心和云环境中的数据覆盖范围,加快了企业对数据管理的力度、深度和速度,为企业训练深度学习模型,以及充分实现人工智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面对这些挑战,联想凌拓背靠联想和NetApp两大母公司,与数俱进,全面布局,基于在数据存储的研发、基础架构和AI技术领域具备深厚积累,专注于分布式存储的开发,以适应AI时代对存储技术的新要求。在数据驱动的新时代,追求数据价值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共同目标。
2024-11-23 15:47:43
927
原创 我很好奇:为什么华为曙光突然“联手”,为中国存力抬咖?
同时,以数据存储专业委员会为契机,激发出国内主流存储厂商协同合作的联手效应,发挥出领导性厂商的行业带头与技术突破的优势,促进中国存力的价值提升,实现中国存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存储厂商立足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全球。虽然国内存储厂商与全球存储巨头比依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差距,但可喜的是,中国存储厂商在全球存储市场不仅崭露头角,而且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为先进数据存储提供支持,在推动国内存储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成为了全球存储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与贡献者,“先进存储中国造”的影响力也正变得越来越大。
2024-11-13 17:34:02
635
原创 Salesforce携手阿里云精造“中国版”:1+1大于2,更要大于4
埃森哲与阿里云及Salesforce合作可圈可点,不仅深度参与了阿里云上的Salesforce产品开发过程,而且针对阿里云上的Salesforce迁移,埃森哲提出迁移前的规划、迁移中的处理、迁移后的改进提升的整体思路与方法论,并为用户提供从迁移规划、合规咨询、实施落地、运维迭代的全面服务。目前,ISV生态合作计划正在招募Salesforce丰富的产品生态伙伴加入阿里云产品生态圈,承载于云市场,共建阿里云上的Salesforce产品生态体系,为用户提供面向多样场景的解决方案。(by Aming)
2024-11-03 13:10:22
996
原创 帮找到了Blackwell芯片设计bug,英伟达特别致谢台积电
10月23日,据外媒报道,英伟达领导人黄仁勋表示,其最新款Blackwell AI芯片的一个设计缺陷影响了生产,在长期制造合作伙伴台积电的帮助下,该缺陷已修复。英伟达于今年3月发布Blackwell芯片,并曾表示将在Q2出货,但被推迟了,可能会影响Meta、微软和谷歌等KA客户。他说,台积电所做的就是帮助我们摆脱产量困境,并在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方恢复Blackwell的生产。专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据多家媒体报道,生产延迟导致英伟达和台积电之间的关系紧张,但黄仁勋驳斥这是假新闻。
2024-10-27 12:01:29
254
原创 全球云观察:SAP大中华区发展简史(1992-2024)
【全球云观察 | 科技热点关注】引言SAP的全称是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市,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企业应用软件提供商。SAP公司最初只有五个人,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在全球拥有超过10万名员工。作为全球ERP领域绝对老大,为全球企业用户提供广泛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包括企业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应用软件等。30多年致力于中国市场的发展,其中的点点滴滴、风风雨雨,不少精彩故事值得回忆。在这里,阿明简单整理了一下,在长达32
2024-10-23 12:32:29
1059
原创 投了15亿美元,芯片创新公司Ampere为何成了Oracle真爱?
回顾一下,你可能会发现Oracle对硬件公司的收购是真爱,也是珍爱,珍惜每一次硬件收购,将被收购公司完全融入Oracle公司,从此让被收购硬件公司衣食无忧,安安逸逸地过着Oracle一样的美好生活。这笔债务将于2026年6月到期,如果在2027 年1月之前行使选择权以获得额外股权,Oracle将获得Ampere的控制权,并将其业绩与Oracle的运营业绩整合在一起。想一想Sun公司,并入Oracle之后的命运如何,那么Oracle一旦获得了Ampere的绝对控制权后,Ampere公司的命运又将会怎样?
2024-10-23 12:15:23
855
原创 雷军又抢先一步,小米已然成功流片国内第一颗3nm手机芯片
3nm工艺芯片的流片成功,将为小米的旗舰手机带来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更流畅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和更高的性能表现,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自2017年推出首款澎湃S1芯片以来,小米陆续发布了多款自研芯片,如影像芯片C1、电源管理芯片P1和G1等,逐步构建起自己的“芯”生态。在雷军的强烈支持下,小米很早就拥有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不断在芯片设计领域进行创新和突破。面对未来智能设备市场,小米的3nm芯片不仅用于手机,还可能应用于其他智能设备,如电视、物联网设备等,这显示了小米富有前瞻的战略深远布局。
2024-10-23 12:06:05
454
原创 探讨一下: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会如何?
根据最新的市场分析,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870亿美元,约占整体服务器市场的65%。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2024年第2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报告显示,AI服务器占据了整个服务器市场的29%,并且超微、戴尔、HPE成为了这一领域的前三名供应商。此外,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AI服务器的收入占所有服务器销售的比例接近30%。自2022年ChatGPT的推出以来,AI服务器的需求显著增长,成为了推动服务器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2024-10-23 11:56:07
279
原创 国产数据库正在崛起,为什么少不了OceanBase?
从技术大趋势来看,OceanBase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阳振坤分析发现,从数据库厂商占比来看,市场份额大于5%的所有数据库厂商一共4家,其中有3家是纯粹的云,Google、AWS和Microsoft,微软数据库近年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云本身及云数据库的发展。积极参与数据库国际开源交流,对接500多个技术栈,推进OB开源社区发展,以此服务更多的开发者。从传统数据库到云数据库,再到融入智能化,云数据库领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总体来看从单模数据库到多模数据库,将是云数据库大势所趋。阿明书法:国产数据库创新崛起。
2024-10-23 11:24:29
435
原创 千人裁员消息不胫而走,但海康威视为何否认了大规模裁员?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康威视进行组织和人员结构的调整,可能是为了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以应对市场变化和业绩压力。海康威视2024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营收达到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64亿元,同比下降了5.13%。目前已有多个媒体传言千人裁员消息,海康威视最新官方做出正式回应,并表示,并不存在着大规模裁员的情况,而是由于经营策略的调整,需要优化总部及重点销售城市的研发力量。有网友对该文章配图发出了质疑,以为我在恶心海康威视公司,但是我的寓意是希望。
2024-10-12 15:01:12
305
原创 别了,公有云!下云迁移真的是大趋势么?
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印象,早在2022年,IBM发布了《IBM 企业转型指数:云现状》中也反映了这一趋势:80%的企业已经考虑或正在考虑将已经部署到公有云上的工作负载迁回私有的基础设施。不过,在2023年时候,马斯克通过将工作从云端转移到 Twitter自己的服务器上,每月的云成本降低了 60%,整体云数据存储量缩减60%,还成功将云数据处理成本降低75%。其实,在2023年时候IDC也公布了一项调查,93%的企业采用多云策略,87%的企业使用混合云环境,平均每个企业使用2.6个公有云和2.7个私有云。
2024-10-11 12:13:14
233
原创 老牛也想吃嫩草,思科为何巨资投入云初创CoreWeave?
之前也曾说过,CoreWeave也是英伟达数据中心图形芯片的早期采用者,因而善于利用GPU,并有心加速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能力。有时候,打破鸡蛋的最快方式,还是要借助外力,只是靠小鸡仔自己顶破鸡蛋壳,还是费力费事又费时间。作为全球著名的网络产品巨头,思科Cisco论是遭遇到何种市场与行业巨变,都可以保持稳定的收入与利润,这是一个成立于1984年12月的老公司,都在40周岁了,能不老么?业内朋友对我说,老牛也想吃嫩草,人之常情尔,都是为了好好活着。如此说来,按照思科的兴趣来看,老牛吃嫩草的故事,依然会继续。
2024-10-11 12:05:25
357
原创 内幕消息,SAP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博士突然离职
从2025年1月1日开始,我们计划将亚太日本(APJ)和大中华区(GC合并,组建一个一流的"亚太"( APAC)区域,这将为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投资者以及员工带了巨大的发展潜能和机遇。这种能力在当前的变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努力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企业应用与商业 AI 公司过程中,我们始终致力于不断提升自身的敏捷与高效,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并推动他们的转型。今天下午,我刚看到一个朋友分享的内部消息,说是SAP发了一个内部信,内容是关于SAP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博士离开SAP的事情。
2024-10-11 11:58:16
2867
原创 从边缘云到边缘AI,似乎边缘更有想象空间,你认同么?
这就好比之前大家熟悉的边缘云,将一部分数据与计算处理能力放在了边缘端,就是非数据中心端,目的也是加速边缘端数据处理效率,让边缘应用得以更好的性能支撑。边缘云的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可望高达百亿元,边缘AI的市场规模最终将何时突破百亿元,值得期待。量即市场规模,一旦应用普及边缘AI的市场规模不会小于边缘云,就如AI市场规模必然也会和云计算规模一样毫不逊色。这就意味着边缘AI的未来值得关注一下。于是,我喜欢将AI与云计算互相做个类比,这样可以看到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AI整体市场规模将会惊人,边缘AI也将喜人。
2024-10-11 11:25:51
518
原创 AMD大力出奇迹,三箭齐发,英伟达、英特尔立马又“躺枪”
第三代DPU Pensando系列的Salina采用5nm工艺打造,比上一代性能高两倍,同时与英伟达的BlueField 4一样也支持800G网络,Salina最高支持800G(400G*2)网络,这与AI数据中心网络演进是完全匹配的。在性能方面,并且Salina支持完全可编程,具备相当的灵活性。虽然Pensando不是AMD原创,而是2022年4月AMD斥资19亿美元购买的DPU厂商,但是Pensando在AMD大战略的光照下,似乎日益强壮起来,就如搞健身的我一样,吃了神秘的蛋白粉,肌肉嘎嘎鼓了起来。
2024-10-11 11:10:00
393
原创 看中国的AI发展趋势,要不要看看Gartner怎么说?
当某项技术的舆论关注度达到顶峰时,实际上该技术的成熟度并不高,这也是最容易产生“泡沫”的阶段,半年前的大模型技术基本处于该阶段。早在今年6月,Gartner发布了《2024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各项技术发展细分为五大关键阶段:技术萌芽期、期望膨胀期、泡沫破裂谷底期、稳步爬升复苏期和生产成熟期五个关键阶段。未来,复合式AI将会成为弥补生成式AI短板的关键技术。复合式AI是将基于数据驱动的AI和基于逻辑、规则的符号AI这两类不同方向的AI技术整合在一起的人工智能模式。
2024-10-10 21:15:52
358
原创 将贡献19.9万亿美元,不可否认AI就是全球经济之未来
AI技术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创新和改善生活质量。同时,确保AI技术的发展能够惠及更广泛的群体,减少不平等,也是全球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另一方面,AI也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特别是在AI技术的开发、维护和监管等领域。此外,AI在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模拟和测试,AI可以加速产品的上市时间,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在软件工程领域,AI辅助的编程工具可以提高代码的编写效率,减少错误,加快软件开发的进程。
2024-10-08 13:08:37
258
原创 加油吧,仅有23家ICT科技类公司入围2024中国企业500强
如大家熟悉的阿里巴巴、华为、腾讯、联想、中国电子、小米、蚂蚁集团、百度、中兴通讯、浪潮集团、神州数码、荣耀、闻泰科技、新华三等ICT科技类公司入围该500强榜单。9月1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4中国企业500强”,今年榜单入围门槛为473.81亿元,较上年提高3.83亿元。专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15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454345万元。451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5408393万元。147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845321万元。
2024-10-02 12:49:07
501
原创 爱拼才会赢,甲骨文公司智算中心标配英伟达GPU10万颗
当然智算大规模集群也少不了先进的网络技术支持,甲骨文的集群采用了NVIDIA的高速网络技术,如NVLink和Quantum-2 InfiniBand网络,这些技术可以提供高带宽和低延迟的通信,对于大规模并行计算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基于云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甲骨文的计算集群设计允许企业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配置,从几千到几万个GPU不等,以满足不同规模的工作负载。一句话,爱拼才会赢,在云计算领域,甲骨文一直在拼搏向上,一直在努力创新,一直在重投入,从其中一个超10万张英伟达GPU智算集群就可见一斑。
2024-10-02 12:39:42
710
原创 这家国内AI公司如此烧钱,智算集群GPU卡高达5.4万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大模型训练和应用方面,对于算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商汤科技通过构建这一算力集群,能够为其自身的AI大模型研发提供强大的支持,同时也能够为外部客户提供算力服务,支持他们训练自己的大模型和应用部署。借助AI算力集群,商汤科技能够加速算法的迭代,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在数字娱乐、自动驾驶和智能城市等领域,这一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是广阔。商汤科技的AI布局也反映了其对未来AI应用的深远洞察,预计随着模型能力的提升和推理成本的下降,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有更多应用场景被解锁。
2024-10-02 12:29:46
395
原创 半年亏了8亿多,这个网络安全TOP级厂商为啥不赚钱?
作为网络安全TOP级厂商,奇安信在布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7.83亿元,但是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40.12%,较上年同期增长1.12个百分点。此外,奇安信在财报中提到,公司把回款和现金流管理放在首位,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在收款方面面临挑战,应收账款的增加可能会影响现金流和利润。奇安信虽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可以为创新积蓄能量,但是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在短期内很大可能会导致公司的成本增加,从而影响利润。一谈网络安全,大家现在首先想说的是,网安厂商大部分都亏损呀,不赚钱呀。
2024-10-02 12:15:56
305
原创 存储主动防御,为什么Gartner技术曲线尤为重视?
这里我想关注的是存储主动防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AI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存储系统的安全检测技术对安全态势的分析越来越重要,对安全事件的预警越来越及时。近来,从Gartner发布的2024年存储技术成熟曲线(Hype Cycle for Storage Technologies ,2024)的相关报告看出,到2028年,所有存储产品都将融入专注于数据主动防御的网络存储功能,这将明显比2023年的情况更高。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推动了主动防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专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
2024-10-02 12:03:26
410
原创 可能一拆为二,英特尔为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业内朋友Larry也分析指出,“看过Pat的书《工作和生活中的平衡》,作为英特尔CEO,他也是很执着的,看看会不会偏执吧。不过,尽管如此,阿明还是疑惑不解中,外媒有消息说,英特尔可能会被一分为二,芯片制造和设计从此剥离,真的可能发生么?业内朋友彭先生指出,一旦拆分,就意味着,以设计为主的话经营利润会变好一些,不过感觉好似卸掉胳膊变成鱼一样,看起来阻力少了但是水里游泳更难了。近来看到外媒消息说,英特尔迫于经营压力,也不得不铤而走险,欲将英特尔一分为二,即芯片制造与芯片设计分离开,互相剥离,独立发展。
2024-09-11 12:23:54
354
原创 赚钱才是硬道理,2024上半年最赚钱的网安厂商就这三家
据全球云观察统计,国内上市的网络安全厂商25家中,有22家出现不同程度的经营亏损,为什么之前火热的网络安全行业会出现这样低迷的发展态势,更多的原因在于网安厂商行业内部之间的火海竞争,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13.63%。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另外还有三家上市网安厂商在2024上半年逆势增长,获得了盈利,成为国内网络安全行业中最能赚钱的厂商。当前,网络安全厂商的发展进入高原期,就看谁能坚持长期主义,继续投入研发,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服务,期待再次崛起的时候。
2024-09-11 12:10:39
565
原创 请教一下,安恒信息为什么2024年上半年巨亏2.76亿元?
原因一,持续的研发投入。根据相关报道,安恒信息的股价在2024年内下跌超过65%,这可能反映了市场对公司业绩的担忧,进而影响了公司的市值和投资者信心。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安恒信息在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幅度有所减少,第二季度的亏损收窄幅度超过65%,显示出公司在提升经营效率和控制成本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网络安全行业的市场需求处于一个低缓期,加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些必然也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安恒信息表示,未来将继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提升人均效能,提高经营效益,持续推动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2024-09-11 12:00:11
494
原创 2024上半年上汽收入2770多亿,为啥没长城900多亿赚得多?
整体分析来看,长城汽车销售情况只是上汽集团的三分之一左右,然而这三分之一左右的销量换来了比上汽集团更多的利润。从公布的情况来分析,上汽集团2024年上半年利润率2.39%左右,长城汽车2024年上半年利润率7.74%左右。长城汽车的利润率是上汽集团的3倍有余,并且单看净利同比情况上汽集团明显处于下滑趋势,而长城汽车处于一个高爆的上升势头。此外,从汽车销售情况来看,2024上半年,上汽集团实现整车批售182.7万辆,终端交付量达211.5万辆。相信后续下半年的关键时期,上汽集团必能抓住新的机会,迎难而上。
2024-09-11 11:52:52
389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