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求n次方算法优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本文探讨在Java中求n次方的三种算法,包括累乘、2的指数次方计算和字典思想的优化方法。在执行10万次时,所有方法CPU占用低且无垃圾回收。然而,随着执行次数增加到100万次、500万次甚至1亿次,原本以为的优化导致了负优化现象。作者怀疑这可能是由于编译器和JVM在多线程优化方面的表现。尽管第一种算法在CPU占用上看似较低,但实际效率低于其他两种。由于作者对解决方案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代码基于IntelliJ IDEA和JDK1.8,涉及的理论包括IEEE754浮点数格式、位运算和快速收敛算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关于算法优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算法描述:输入一个double值作为底数,一个int值n作为指数,求该底数n次方的结果

我在尝试执行代码时尝试了三种方法,最简单粗暴的是第一种方法,进行累乘,而第二种则是运用2的指数次方进行计算,第三种方法则是采用类似于字典的思想,运用2的指数次方并通过中间量进行计算(由于中间量即时丢弃所以空间复杂度并不高)

现在问题出现了,三种算法在分别执行约10万次时的结果如下,附带gc日志,可以看到在执行过程中均未发生gc(单位:毫秒)

图片说明

而当执行次数达到100万次时,结果如下
图片说明

500万次

图片说明

1亿次

图片说明

换句话说,随着执行次数的显著增加,优化过后的代码反而造成了负优化?

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最后猜测可能是编译器以及jvm在多线程方面的优化,
笔者打开了电脑的资源监视器重新运行了一次(图中峰值即为第一种算法执行期间CPU的占用率)
图片说明

换句话说,第一种算法的执行效率其实还是远低于第二种与第三种的,只是因为编译器和jvm对CPU使用的优化所以造成了(负优化的错觉),限于笔者能力有限,这里无法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最后附上源码:(运行环境intellij IDEAx64 ultimate 2018.1,jdk1.8)
源码可能涉及到的理论知识:IEEE754浮点数格式,位运算,算法的字典思想,通过中间量计算快速进行收敛

/**
 * written by Seayn on 3rd, March
 */
import java.util.Dat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