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基、共射、共集三种放大电路的总结及比较

本文详细介绍了共基、共射、共集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交流小信号模型以及各自的特点。共射放大电路能放大电压和电流但频带较窄,共集放大电路具有电压跟随特性,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而共基放大电路则主要提供电压放大,具有电流跟随特性,高频响应好。三种电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有各自的优缺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说明:

分析基本放大电路要遵循“先静态,后动态”的原则,只有  Q点合适,动态分析才有意义。

直接耦合共射放大电路(B极输入,C极输出)

70

直流工作点:

70

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B极输入,C极输出)

70

直流工作点:

70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及交流小信号模型、计算

  70

B – E间动态电阻rbe:

70

电压放大倍数:(注意是负数,输出电阻比输入电阻乘以β,可以按反相放大器的公式来记忆)

70

输入电阻:

70

输出电阻:

70

特点:

共射放大电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输入与输出反相;输出电阻较大,频带较窄。常作为低频

电压放大电路的单元电路。

基本共集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B极输入,E极输出)

70

直流工作点:

70

基本共集放大电路及交流小信号模型、计算

70

电压放大倍数:(0 < Au < 1 , 无电压放大能力,只能放大电流信号)

70

输入电阻:(发射极电阻Re等效到输入端后,使输入电阻变得很大)

70

输出电阻:(输出电阻很小)

70

特点:

共集放大电路因为0 < Au < 1,所以只能放大电流不能放大电压,(因为IE远远大于IB,所以有电流

放大能力);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具有电压跟随的特点,常用于电压跟随器或电压放大电路的

输入及和输出级。

基本共基放大电路(E极输入,C极输出)

70

直流工作点:

70

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70

特点:

共基放大电路因为输入在E极,输出在C极,又因IE≈IC,所以没有电流放大能力,只有电压放大能力,即

具有电流跟随的特点;输入电阻小,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与共射电路相当,高频特性好;输入与输出是同

相的关系,属同相放大。

三种接法的比较

70

为什么共射电路频带窄,共基电路频带宽?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70

基本共基放大电路:

70

70

70

70

 

评论 1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