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两套经典用户画像

本文探讨了用户画像的两种类型——第一只羊与头羊、大明羊笨笨羊小闲羊,以及它们在网络效应中的作用。通过草地、羊群与狼的比喻,阐述如何评估网络效应、产品推广策略和电商生态的构建。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第一套用户画像:草地,第一只羊,头羊,狼

产品是你的草地,

首先第一个关键角色是第一只羊,只有让他获得即时满足,玩的开心,才能针对这个用户的同类用户去推广;

其次第二个关键角色是头羊,比如论坛版主,YY公众号的老大,微博的大V,重度用户,淘宝的店主
当草地出现头羊,头羊开始管理羊群的时候,就是自组织的开始,你开始拥有了网络效应。

接着引入更多的羊;当草地上出现了一只头羊,头羊开始管羊群的时候,就代表了自组织的开始,开始拥有了网络效应。
羊多了就会有狼,狼多了,就把羊圈起来,然后向狼收费。

应用场景:互联网社区,比如YY,百度贴吧,淘宝

推论:
1.当你要评估一个产品或者一家公司的网络效应有多大的时候,一个非常简单的评估方式就是数一数它有多少头羊。

二,第二套用户画像:大明羊,叫大明,笨笨和小闲羊。

大明羊对自己的需求非常了解清晰,搜索自己要的,比价格;
不过没有忠诚度,比如打车软件,谁便宜我用谁。

发现:
最早的互联网电商都是依靠大明用户开始的,比如最早的旅游,卖机票,酒店,3C产品等标准品。比如,像去哪儿的搜索比价引擎。

笨笨羊对有大概的需求,不知道买什么,但是还没有那么明确。
如果男人买衬衫是大明,那女人买裙子就是笨笨。
比如京东是服务大明的,有一个很强的产品目录检索;
小红书是服务女生的,搜索任何一个结果会出一大堆产品;还有智能化升级的淘宝;

小闲羊就是没有消费需求,来打发时间的。
百度,京东服务大明,淘宝服务笨笨,那么腾讯其实就是服务小闲。

发现:
让腾讯的小闲流量转化为购物电商,效果就很差,因为场景不对,他是来打发时间的,突然让他买东西,心理建设没做好,没有这个预期。
比如服务小闲的社区,比如天涯,豆瓣,马蜂窝,用他们的社区用户做产品的交易倒流,效果都一般。

参考资料:梁宁《产品思维30讲》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