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集成与交付:从概念到实践
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开发模型
1.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阶段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包含多个关键阶段:
- 需求分析 :明确软件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与客户和利益相关者沟通,确定软件的目标和范围。
- 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软件的架构、模块划分、数据库结构等,为后续的实现提供蓝图。
- 实现 :开发人员根据设计文档编写代码,实现软件的各项功能。
- 测试 :对开发完成的软件进行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缺陷。
- 演化 :软件投入使用后,根据用户的反馈和业务的变化,对软件进行维护和升级,不断完善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1.2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一种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型,按照线性顺序依次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 优点 :阶段明确,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便于管理和控制;文档齐全,为后续的维护和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缺点 :缺乏灵活性,一旦某个阶段出现问题,可能需要回溯到前面的阶段进行修改,导致成本增加和进度延迟;反馈周期长,只有在项目后期才能得到用户的反馈,可能导致软件与用户需求不符。
1.3 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是一种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的软件开发方法,强调团队合作、快速迭代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