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问题归类到Transformer架构问题集——解码策略——自回归生成。请参考LLM数学推导——Transformer架构问题集。
1. 引言
在大语言模型(LLM)的文本生成过程中,重复生成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是一个常见且棘手的问题。例如,在故事创作中可能会反复出现相同的情节描述,在对话生成中可能会不断重复相同的语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重复惩罚(Repetition Penalty)技术应运而生。它通过对已生成的 Token 进行惩罚,降低其再次被选择的概率,从而有效减少文本中的重复现象,提升生成文本的多样性和质量。接下来,我们将从技术原理、数学推导、实际应用、代码实现、优缺点及优化策略等方面,深入剖析重复惩罚技术。
2. 重复惩罚的技术原理
2.1 文本生成中的重复问题
在 LLM 的文本生成过程中,模型往往会因为对某些 Token 的过度依赖而产生重复。这主要是由于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学习到了某些高频出现的语言模式,在生成时会倾向于选择这些模式,导致生成的文本缺乏多样性。例如,在生成一篇关于旅游的文章时,模型可能会反复使用 “美丽的风景”“令人惊叹” 等词汇,使文章显得单调乏味。
2.2 重复惩罚的基本思想
重复惩罚的核心思想是对已经在生成文本中出现过的 Token 进行惩罚,降低它们在后续生成过程中被再次选择的概率。具体来说,当一个 Token 在已生成的文本中出现的次数越多,它在后续生成中的概率就会被惩罚得越严重。这样可以促使模型尝试选择其他不同的 Token,从而增加文本的多样性。
2.3 与温度采样的对比
温度采样(Temperature Sampling)也是一种常用的增加文本生成多样性的方法,它通过调整 softmax 函数的温度参数来改变概率分布的形状。当温度较高时,概率分布会变得更加平坦,使得低概率的 Token 也有较大的机会被选中;当温度较低时,概率分布会变得更加尖锐,模型会更倾向于选择高概率的 Token。
与温度采样不同,重复惩罚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惩罚机制,它只对已经出现过的 Token 进行惩罚,而不会影响其他 Token 的概率。这种方法更加直接地解决了文本重复的问题,而不需要像温度采样那样对整个概率分布进行调整。
3. 数学公式推导
3.1 原始概率分布
在 LLM 中,给定前面已经生成的 Token 序列,模型预测下一个 Token
的概率分布可以表示为:
其中,是模型输出的第i个 Token 的 logit 值,
是词汇表的大小。
3.2 重复惩罚的修正公式
重复惩罚对原始概率分布的修正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是重复惩罚系数,定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