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问题归类到Transformer架构问题集——残差与归一化——残差连接。请参考LLM数学推导——Transformer架构问题集。
1. 研究背景与核心问题
在深度学习领域,随着网络层数的不断增加,深度神经网络面临着梯度消失、梯度爆炸以及训练不稳定等诸多挑战。尽管残差连接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问题,但残差连接中权重的初始化依然是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初始化可能导致梯度在反向传播过程中出现异常,使得模型难以收敛,无法有效学习数据特征。
DeepNorm 作为一种针对深层神经网络的改进型归一化技术,通过对残差权重进行特殊处理,进一步优化了网络的训练过程。理解并推导 DeepNorm 中残差权重的初始化约束条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其优化训练的内在机制,还能为设计更高效、稳定的深度神经网络架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因此,研究如何确定残差权重(如 DeepNorm)的初始化约束条件,成为提升深度神经网络性能的重要课题。
2. 理论基础
2.1 残差连接的基本原理
残差连接是深度神经网络中的重要结构创新,其基本形式可表示为 ,其中 x 为输入,F(x) 是子层对 x 的变换输出。这种结构为梯度传播提供了一条直接路径,在反向传播过程中,根据链式法则,损失函数 L 关于输入 x 的梯度为
。由于存在 1 这个系数,即使子层 F(x) 的梯度
很小,梯度也不会完全消失,从而有效缓解了梯度消失问题,使得网络可以更容易地学习恒等映射,支持网络层数的增加。
2.2 传统归一化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归一化方法,如 Batch Normalization(BN)和 Layer Normalization(LN),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网络训练过程中输入分布变化的问题,有助于加快训练速度和提高模型稳定性。然而,随着网络层数的进一步增加,这些方法逐渐暴露出局限性。
BN 在训练过程中依赖于每个批次的数据统计信息,当批次大小较小时,统计信息不稳定,会影响模型性能;在推理阶段,使用固定的均值和方差,缺乏对输入数据的动态适应性。LN 虽然不依赖批次统计信息,但它对所有层采用相同的归一化方式,没有考虑到不同层之间的差异,在深层网络中,难以有效平衡各层的梯度传播和参数更新。
2.3 DeepNorm 的核心思想
DeepNorm 正是为了解决深层网络中传统归一化方法的局限性而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根据网络的深度对残差路径上的权重进行归一化操作,使得不同层的输入具有相似的分布,从而稳定梯度传播。具体来说,DeepNorm 通过引入一个与网络层数相关的缩放因子,对残差权重进行动态调整,使得各层的输入方差保持相对稳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避免梯度消失或爆炸问题,还能使网络在训练过程中更好地适应不同层的特征变化,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和泛化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