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神经突触交互与动作电位生成机制解析

神经突触交互与动作电位生成机制解析

1. 被动树突树中的突触交互

在神经系统中,突触输入会改变突触后膜的电导,且与恒定电流源不同,这意味着突触输入会通过膜电位相互作用。例如,在被动树突中,多个输入引起的体细胞电位并不等于各个突触成分的简单相加。

1.1 突触聚类规则

目前难以确定皮层中的锥体细胞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某种特定机制。不过,该机制预测存在一种学习规则,即倾向于将同时活跃的突触聚集在树突树上,而不相关的突触之间则没有特定的空间关系。涉及突触可塑性的生物物理实验有望揭示这种聚类规则。这种聚类规则所需的特异性程度低于本章开头讨论的“与非”类型的相互作用,但与兴奋和抑制之间的相互作用类似,聚类有效地将树突树分割成许多小的亚单元,在这些亚单元内会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

1.2 双耳输入的重合检测

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声音定位依赖于比较双耳输入的传播时间。当声源位于正前方时,双耳输入没有延迟;而声源移向一侧时,一侧的听觉输入会相对于另一侧延迟。单个细胞能够出色地检测到由此产生的微小双耳时间差异。例如,一个专门处理5千赫兹听觉范围声音的神经元,当双耳之间的延迟仅改变20微秒时,其放电范围就会减小。这种出色的灵敏度与低于2毫秒的极低被动时间常数有关。

听觉脑干细胞的两个树突分别接收双耳输入,这种机制增强了对同相(正前方)声音和反相(相差180°)声音的辨别能力。每个树突上有许多突触输入汇聚,且相关的突触幅度具有显著的随机成分。假设对于一个没有树突的点神经元,六个同时发生的突触事件刚好足以触发一个尖峰。当两个输入同时到达时,由于同时活跃的突触前输入数量翻倍,神经元对同相输入的反应比对反相输入更强烈。在具有双耳输入分别隔离到两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