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去商场门口买条便宜裤子,买卖的过程中老板一句话让我深思良久,“这个裤子在淘宝都有卖,我这里价格比淘宝价还便宜”。另有一次和几个朋友打羽毛球,一个朋友说淘宝买球拍便宜,才100多。不管怎么样大家都把“功劳”给了淘宝,为什么不是给淘宝供货的这些店铺呢?他们才是真正的低价提供者,或者说是靠谱价格的提供者。我一直无法用一种说法来表述这种现象,直到我找到了“情感转移”这个词。
有时要想推一个产品,就要借助这种方法,借助大家已经喜欢的东西,来将这种喜爱进行转移。比如很多人认为百度知道很靠谱,但从来没人感谢过百度知道的答题人,好像这些答案都是百度提供的,百度“知道”嘛:)。其实应该是网民知道,但大家会认为是百度知道这个产品做得好,功劳都算给了知道。
互联网产品往往在迎合一些用户的需要,但有些是直接提供服务(比如网游),好像超市的供货商,有些是间接提供服务(比如淘宝,知道),好像超市。无论如何,当你听到“某某超市东西便宜”、“某某超市的大米便宜”或者说“某大米便宜,各大超市有售”的说法时,你可能会觉得,听到第一或者第二种说法会更多一些。